朋友圈有个段子,说和几个功成名就的同学一起吃饭聊天,我问他们:你们都这么成功,这么有钱了,那么你们最终的理想和生活目标是什么?他们说:等我们再奋斗几年,就回农村,买个农家院,养几只鸡,种点菜、养点花,春天挖野菜,夏天钓钓鱼,秋天煮玉米,冬天扫扫雪,没事的时候,早上就跑跑步,中午打打麻将,晚上喝点小酒,吹吹牛逼,农村生活多好啊!空气还新鲜!吃完饭回家,琢磨一宿,一夜无眠,感慨良多,这土豪的理想目标不就是我前几年过的日子吗?我还奋斗的屁呀!
用不着内心茫然,用不着怀疑人生。这生活啊,是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想想小时候,跑步、步行上学的时候,有人骑着自行车,梦想什么时候能有一辆自行车。等我骑自行车的时候,人家又骑上了摩托车。等我骑上了摩托车,人家又开上了小车。我刚刚砸锅卖铁开上了小车,人家又改跑步步行了。想当初在农村,住着农家院,羡慕他们城里的商品楼。这刚把农村的院子卖掉,到城里按揭买了个房子,他们又要回农村住农家院。奋斗了一圈,这又转回来了。
有人说:这生活就像磨道的驴子一样,在走一个永远走不出的圈。
想想也真是。人生就是这个圆圈,越临近终点,就越接近起点。每个人都是带着自己的一声啼哭来到这个世界,带着别人的一片哭声离开这个世界。在这两种不同的哭声中间,便完成了一个生命的轮回。这个轮回,从起点奔向目标,从目标又回归起点,生命之旅只是像转了一个圆圈。从儿时的蹒跚学步,到老年的蹒跚背影。从儿时的毛发稀疏,到老年的黄发庞眉。从儿时的幼稚可笑,到老年的冥顽不灵。一样的颤颤巍巍,一样的没有牙齿。一样的身体脆弱,需要照顾;一样的思想纯净,没有杂念,起点和终点又是何其的相似。
而在这轮回的中间,我们又历经了什么,经历了生老病死,经历理想奋斗。从儿童时谈理想,青年时树目标,中年时在拼搏,老年时在健身。对于理想和目标,随着人生阶段的不同而转变。童年时,年少幼稚,想当解放军。青年时血气方刚,想升官发财。人到中年,心灰意冷,却盼儿女成才,望子成龙。到了老年,历经沧桑,却只想有个好身体。
放眼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无不为目标而奔波劳碌,无不为生活而烦恼,无不为梦想在打拼,在生活的大染缸中苦苦挣扎。实现理想和目标而拼搏奋斗本无可厚非,有了理想和目标,生活便有了奔头。但有的人在追逐理想和目标的时候,逐渐的迷失了自己,忘记了追逐理想目标的初衷,迷失了生活的方向,逐渐脱离了做人的起码原则。为了升官,玩命算计,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不择手段。为了利益,可以六亲不认,朋友反目,兄弟成仇,自相残杀。为了钱,可以出卖尊严、出卖色相,碰瓷耍赖,要钱不要脸。为了目标,互相攀比,互相嫉妒,互相仇害。过度追逐的理想目标渐渐变成了极度的贪婪和无法满足的欲望,疯狂膨胀的私欲贪婪让人变成了一个个行尸走肉,不择手段的的捞钱赚钱,目空一切的贪污腐化,肆无忌惮的灯红酒绿、吃喝玩乐,最终万劫不复,掉入万丈深渊。他们忘记了追逐理想和目标的初衷是追逐幸福,但当他们成功后却不懂得珍惜,不懂知足,贪婪让得到的成功失去了快乐,让本该幸福的生活乱成了一地鸡毛。腰缠万贯,闷闷不乐,沿街乞讨,却怡然自得。
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头螳捕蝉。富贵荣华莫强求,强求不出反成羞。
古人有首诗写的好: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丞主薄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作了皇帝求仙术,更想登天跨鹤飞。 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人人说理想,谈人生,却不知道,现在拥有的,才是最可珍惜的。说到人生,从来就是一个模糊抽象的概念,有曰“人生如梦”,那是说生命的短暂;有曰“人生如棋”,那是喻世事的多变;有曰“人生如戏”,那是叹人情的虚假。
《红楼梦》中跛足疯道人唱的那首《好了歌》,是何其现实: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其实真是这样,只是好些人不明白罢了。身体健康的时候,不知道珍惜身体,拼命的赚钱,有了钱的时候,却拿钱保养不再健康的身体。人在自由的时候,不知道自由的可贵,肆意妄为,当身陷囹圄,却后悔莫及。青春年少的时候,不懂青春可贵,肆意挥霍,贱踏青春,只知天长日久,何必忙乎,当人到暮年,方知人生苦短,青春无价,光阴如梭,岁月无情。父母健在的时候,不懂报恩,不知孝敬,当父母离去,才知树欲静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当前拥有的,才是最应珍惜的。也许你现在还没有多少钱,但你有芳华的青春,健康在世的父母。也许你现在的官职还不够大,但你有人身自由,有一对听话的儿女。
无须攀比,无须强求。
生活就是一个圆圈,从起点出发,终会回归原点;人生就是一场旅行,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44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