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需求前景黯淡,油价去往何方?

需求前景黯淡,油价去往何方?

一. 供给面:疫情当下,产油国们在做什么?

一个星期前,利比亚放出消息要重启石油出口,外界纷纷表示质疑,在长期的战争封锁后的利比亚,无论是硬件设施、油田安全、派别斗争,都会阻碍这一目标的实现。然而利比亚效率颇高,一周后的今天,一艘名叫Delta Hellas 的油轮已靠泊在利比亚的Hariga港口装载原油以待出口,而第二艘油轮Marlin Shikoku也已就位。这是在利比亚东部武装力量持续封锁油田8个月之后的首次松口,如一切顺利,饱经战争沧桑的利比亚经济可望迎来一丝曙光。

这对别的产油国而言恐怕不是个好消息。几乎就在利比亚决心重启石油出口的同时,OPEC刚庆祝了60岁生日,也刚开了一次气氛不甚愉快的会,为了稳定油价,OPEC带头大哥沙特再再再次严厉批评了那些不好好遵守减产协议的成员国,敦促大家在12月前必须完全落实减产份额。沙特亲王阿卜杜拉阿齐兹甚至撂下狠话:谁想做空油价,必遭到严厉报复!

作为OPEC的编外盟友,俄罗斯对减产一直是不情不愿的,直到3月份和沙特打了一次价格战,才消停了一些,愿意与OPEC一起减产。俄罗斯的二季度油气平均产量比一季度下降了4%,减产决心还是立竿见影的。不过这并不代表俄罗斯就愿意一直减产下去,就在上个月,俄罗斯最大的石油商俄罗斯石油公司宣布,为了完成OPEC+的限产协议,下半年的产能将只供国内,不再出口。“我不说我有没有减产,我只说我降低出口,总可以吧?”俄罗斯还是一如既往地精明。

而作为沙特的塑料花好友,美国最欢迎别家减产了,而美国自己是不可能主动减产的,甚至还趁机偷走别家减产空出来的市场份额,但这不代表美国不会采取一些行动。近日,美国再次单方面宣布了对伊朗和委内瑞拉的进一步制裁,制裁的理由已经不重要了,我们只需知道,伊朗和委内瑞拉都曾经是世界排名前列的产油大国,都遭受了美国多年的残酷制裁,原油出口份额几乎为零。如今的委内瑞拉,连国内都油荒了,只能靠伊朗悄悄出口几船油救急,还得防着美国中途把船拖走。

看,OPEC和美国为了稳油价减供给都这么努力了,利比亚怎么可以在这个节骨眼上恢复原油出口呢,这不是给大家添堵吗?

恐怕坏消息还不止这些,即使在OPEC内部,除了沙特这个坚定的带头大哥,其他成员国对减产也很不情愿。就在昨天,伊拉克官方消息早上还在报道他们的石油部长和OPEC+达成协议,增加伊拉克的原油出口,不到半天,这消息就遭到删除,官方最终承诺继续遵守减产承诺,明眼人不难看出,伊拉克这一举措背后的挣扎。

OPEC的成员国及其外围盟友俄罗斯,其国民经济无不重度依赖石油出口,如果说其愿意减产,目标必然是为了稳定油价和市场份额。回顾过去10年,每次OPEC对其产量做出调整,无不掀起一轮腥风血雨:2014年油价曾在6-7月份接近120美元一桶,此时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油价开始下滑,OPEC坚持不减产,油价在两个月后暴跌至40元附近,此后的这些年,油价再也没有到达过100美元的位置。


二. 需求面:疫情不退,需求难恢复

疫情令各国纷纷采取封锁政策,降低国内和国际间的出行,航运业受到的打击最为致命,截至今年8月,全球已有23家航空公司倒闭,不少航空公司削减航线,取消飞机订单以求生存,受此拖累,航空煤油需求大跌,价格在年初一度暴跌超70% 。有些船主甚至买入航油掺到船油里用,目前国际航空要恢复到疫情前恐怕还需要两三年。国际海运也一度陷入低迷,大船公司纷纷停运或削减航次,没有生意的中小货代大批关门。但随着中国复工复产,海运业前景较为乐观,由于前期大幅削减班轮航次,现存的航次运力不足,中欧、中美等航线非常火爆,不少船公司已在着力进一步恢复运力,船油的需求恢复指日可待。

2019年,世界四大原油进口国为:中国、美国、印度、日本,那么今年,这几个国家的表现如何?

1、中国

如今2020年第三季度已经结束,疫情阴影仍笼罩全球大部分国家,中国由于采取了有效的防控措施,自4月份起逐步复工复产,成为了原油需求复兴的强心针。根据我国交通部数据,截至到8月份,我国1-8月的累计公路货运量增速仅比去年少5.3%,虽然未能完全恢复增长,这一数据足以让其他国家羡慕妒忌。同时,我国1-8月的公路旅客运输量增速却比去年大幅下跌51.5%,即使大部分地区感染人数已清零,人们对出行仍表现得十分克制,恐怕在大规模接种疫苗之前,这一情况难以得到改善。在原油进口方面,我国趁低吸纳,1-8月原油进口量比去年增加12.1%,在需求市场可谓一枝独秀。

图一:中国1-8月公路货物运输量 (数据来源:交通部)


图二:中国1-8月公路旅客运输量 (数据来源:交通部)


2、美国

美国同时是原油的进口和出口大国,从下图可见(图1:美国1-7月原油进口数据,图2:美国1-7月原油出口数据,图3:美国2019年至今原油库存表),自4月份起,美国的原油无论进口还是出口都处于低迷的状态,可见美国疫情失控对其经济打击有多严重。再看美国EIA的库存数据,美国今年的原油库存仍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根据最新消息,美国的产油商(除了已经破产出局那些)已基本全部恢复生产,若政府未能有效提振需求,库存量只会越来越多,对国际需求市场来说并不是个好消息。

图一:美国1-7月原油进口量 (数据来源:trading Economics.com)

图二:美国1-7月原油出口量 (数据来源:trading Economics.com)

图三:美国2019年-2020年原油库存量 (数据来源:美国能源信息署EIA)


3、印度

与我国较为明朗的前景相比,国外仍深受疫情困扰,数据表明,新冠感染人数在过去一个月内新增了一千多万人,而人口大国印度日增超过十万,尽管印度也希望趁着今年油价大跌增加了原油进口力度,但从下图可见,其原油进口量在4月到7月份之间大幅下滑,而新出炉的8月份进口数据也只有1500万桶,比7月份更糟。在疫情出现拐点之前,印度的原油需求恐难以恢复。

图一:印度1-7月原油进口量 (数据来源:trading Economics.com)

4、日本

日本对新冠疫情的控制较为有效,但由于国内需求的削减,今年的原油进口量仍大幅下降,甚至在6月份达到了196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目前日本的炼油企业在努力增加汽油和轻油等关键精致油品的出口,希望能带动原油的需求。当然了,还是那句老话,疫情没有过去前,日本的原油需求还要在低处徘徊一段时间。

图一:日本1-7月原油进口量 (数据来源:trading Economics.com)

目前,全球能源和财经机构均表达了对未来原油需求的预测,其中俄罗斯最乐观,表示明年二季度就能恢复,OPEC含糊地表示即使是明年,需求也会很不确定。高盛预测原油需求恢复需两年,美国银行则说需要3年,还有更为悲观的BP表示:原油的需求已在2019年达到高峰,我们再也回不去了!这家公司甚至在本月宣布在未来十年降低油气产量40%,将公司的未来更多寄托于更绿色低碳的可再生能源。


三、未来:油价去向何方?

对比了供需两面,除了对需求面感到担忧,也许我们更要考虑:若需求长期不能恢复,产油国是否为了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而放弃对减产的努力?这样的情况并非没有出现过,上面提到的2014年OPEC 坚持不减产导致油价狂泻就是个很好的参考,只是当年全球经济相比现在健康得多,抗压能力更强,如今就不好说了。

但情况也许并未那么悲观,自从四月份沙特带头的OPEC+痛下决心减产至今,油价从5月份维持在40美元上下波动,美国的飓风和沙特亲王的恐吓未能使起飞越50元,月增一千万的新冠感染人数也未能使其再次低于30。随着疫苗的好消息越来越多,我们相信,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未来的几个月里,我们将看到疫苗的最终上市和接种普及,也许这个过程需要1-2年甚至更长时间,但前景可期,只要需求在恢复 ,产油国自然有更多手段和空间维持油价,回望今年,布伦特油价曾在1月10日站在了71美元的高位上,至于何时能重回这个位置,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65804.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