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做人要懂得:人到三十,这三个地方要少去,容易陷入纷争

做人要懂得:人到三十,这三个地方要少去,容易陷入纷争

曾国藩大智慧:“众利之地勿往,众争之地勿往,众离之地勿往。”这番话是什么意思呢?

曾国藩一生的成功,其实都源于他沉稳的处事,以及谨慎的个性。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远离风险其实就是远离祸患,这是明哲保身的不二选择。

越是危险的事物,有时往往充满诱惑,需要我们克制自己的贪婪,才能避开陷阱。特别是人到三十,不能像年轻时一样做事莽撞,必须分析利弊、权衡得失,这样才能做出不会后悔的选择。

曾国藩所说的这三处地方,看似没有危机,似乎都有利可图,其实利益只是表象,背后暗藏危机。做人要懂得:人到三十,这三个地方要少去,容易陷入纷争。

一、众利之地勿往

李嘉诚被誉为“李超人”,就是因为他有超越常人的经商思维,他曾经说过:“商人不放过任何有利可图的机会,但是也请记住,商人绝不会告诉你任何有利可图的事情。”

当别人告诉你做这件事可以发大财,你必须冷静的思考一下,别人为什么告诉你,为什么把赚钱的方法白白教会你?要么是一个圈套,要么是你能为他带来利益。

一件事情,已经很多人从中得利的时候,竞争一定会非常激烈。率先得利的人想要全身而退,就需要有人接盘,如果这时候见利心喜,去参与利益的争夺,可能正中别人的下怀。

任何一个事情,还是蓝海的时候,就是赚钱的机遇,当已经变成红海的时候,谁参与进去,谁就最容易沉没。所以众利之地不要去,不要让自己陷入纷争之中。

二、众争之地勿往。

很多朋友会问,众争之地不是蓝海吗,为什么也不能去?蓝海虽然拥有巨大的潜力,但是也意味着蓝海的成功还没有经过验证,所以付出的代价必然很大,有时候是我们所不能承受的。

马云曾经说过:“除非走投无路的时候,否则永远不要选择风险最大的那一条路!”为人处世,千万不要只看到高风险之后的高回报,因为绝大多数人都会倒在高风险上,不能有侥幸心理。

三十岁的时候,大家都想建功立业,有时候众争之地的确有利可图。但是大家都想图利,所以竞争必然很激烈,为了利益无所不用其极,这时候参与进去很容易成为炮灰。

曾国藩在家书中告诫家族子弟: “成功的道路有千万条,何必与人争抢独木桥?”不去参与利益之争,一样可以取得成功,成功的第一要诀不是建功立业,而是保全自己,留待有用之身,才能把握属于自己的大好机遇。

三、众离之地勿往

世上看似美好的东西有很多,但并不一定都真的美好。有些美好有甜头也有苦头,是鸡肋;有些美好只是表象而已,是陷阱。三十岁之前,缺少经验阅历,如果看不透真相,很容易吃大亏。

马云曾经说过:“当别人都抱怨的时候,这就是机会所在,我就会看看自己能否为他们做点什么,往往就成功了。”这番话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其实很有迷惑性。

一件事情,当别人尝试过之后,付出了努力,最后无能为力,千万不要觉得自己比别人强,别人做不到的事情,未必自己做不到。这种自以为是的心理,之前尝试的每一个人都有,结果还是失败了,千万不要觉得自己更特殊,这会给自己带来祸患。

当别人已经选择放弃的事情,我们就算做成,付出的代价也必然更大,还不如去做更得心应手的事情。所谓借鉴前人的经验,不是只借鉴成功的经验,也要借鉴失败的教训,别人已经用经历告诉你不行的事情,还非要去坚持,往往就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结果。

众利之地勿往,众争之地勿往,众离之地勿往,不去这些纷争之地,其实就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就像曾国藩所言:“每临大事有静气,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人到三十,培养自己理智的头脑,胜过建功立业,一个更加沉稳的自己,做事更容易成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582.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