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幼儿园有必要上?"鲶鱼效应",给你答案,别耽误了孩子成长

幼儿园有必要上?"鲶鱼效应",给你答案,别耽误了孩子成长

#育儿指南针#

孩子还小,应该送去上幼儿园吗?最近这个问题,一直让小乔妈妈很烦恼。因为之前带着小乔上幼儿园得时候,她表现出来太抵触了,这让小乔妈妈觉得很犹豫。或者是孩子不想跟妈妈分开,所以才会表现出这样的行为。回到家之后,小乔妈妈就跟爸爸和爷爷奶奶商量,要不就先把孩子放在家里,再大一点再送去上幼儿园。本以为会得到家人的支持,可是却迎来了大家的反对意见。大家觉得小乔妈妈太纵容孩子了,孩子已经三岁是可以上幼儿园的年纪了。就这样,小乔妈妈还跟家人吵起来,刚好邻居来串门,了解事情之后跟大家讲述一个"鲶鱼效应"的故事。

什么是"鲶鱼效应"?

以前,渔民把一些很有生命力的沙丁鱼捕获上来,就会放下一个桶里生存起来,随着捕捞的沙丁鱼越来越多,导致桶里面的空气越来越少,于是沙丁鱼就缺氧然后死亡。后来渔民灵机一动想到一个好办法,把一条鲶鱼投进沙丁鱼群中刺激一下它们,沙丁鱼看到鲶鱼之后就变得活跃起来,害怕自己会随时会被鲶鱼吃掉,由于沙丁鱼不停地游动增加了氧气,沙丁鱼竟然没那么容易死还活过来了。

这就是大家熟知"鲶鱼效应"的小故事。其实就是在刺激的作用下,人就会变得活跃起来而不会懒惰,提高竞争的效率然后获得成功。所以,其实把孩子送上幼儿园是一个道理的,可以让孩子成长得更好。

幼儿园有必要上?"鲶鱼效应",给你答案,别耽误了孩子成长

大家都知道,在幼儿园中老师一定会经常举行比赛,在比赛中孩子可以发挥自己的潜能,为了赢得奖品而努力。在家庭教育中这是无法得到的,加上父母和老一辈只会不停地对孩子宠溺,孩子根本得不到身心上的锻炼,只会让孩子变得无法无天,他们的潜能也会因此而埋没。

在幼儿园孩子感受到压力,会逼迫自己要成长,也会在跟其他孩子相比之下,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会以某一个孩子的能力作为学习的榜样,可以让孩子更好、更快地发展下去。家长要知道,这一切都不是外在的压力促使孩子成长的,而是孩子自己主动想要变得更加强大。

另外,孩子的情商也会跟随着,与其他孩子的相处之中变得更好,孩子与孩子的交流,肯定就会出现一些小矛盾,需要孩子自己考虑怎么处理,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只会无条件地迁就孩子,孩子只会变得更加自私自利,而不会去想别人的感受,这就是差别。

在家长的角度可以怎么利用"鲶鱼效应",最后达到教育孩子的效果?

1、把培养孩子的能力放重点

孩子的潜力想要得到发挥,其实在于孩子所处的环境下,是否足以让孩子可以得到锻炼。在幼儿园中,老师会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能力,会让孩子动手去做一些小手工,或者会安排孩子之间形成比赛,合力完成一件事情。家长也要利用孩子的特性,针对孩子的能力专门培养,从而让孩子在未来可以获得一技之长。利用鲶鱼效应带给孩子更多的正能量,还有积极的影响层面。

2、加强孩子的身心承受能力

家长一定要知道,鲶鱼效应其实就是竞争,用竞争的方式从而增强个人自信心,还有面对失败的情商额能力。在一个竞争上,孩子不可能永远都是成功者,都会有失败的可能性发生。那么,对于孩子的身心承受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3、相信孩子的解决处事能力

相信孩子可以做到的,并不是只是口中的单纯说说而已,一定要从行为上表现出来对孩子的信任。很多家长就是缺乏对孩子的认可,认为自己的孩子在保护下才能够做得更好,总是依赖父母的帮忙才能够把问题解决。家长一定要对孩子信任,让孩子内心充满家长的认可情感,才会把事情做得更好,也可以从这个事情上获得感悟。

育儿寄语:

实,孩子到达了一定的年龄都建议上幼儿园,毕竟在家里只是面对家长和亲人,对孩子的社交方面不太有利,但是也是需要看孩子的情况做出调整,多跟孩子做好前提工作让孩子可以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52490.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