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宝宝爱拆玩具、说谎怎么办?可能只是你理解的有错误

宝宝爱拆玩具、说谎怎么办?可能只是你理解的有错误

上一篇文章讲了孩子孩子执拗期的发生的原因和应对方式。

这里还要强调一下,执拗敏感期是宝宝成长的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重要过程,是宝宝们性格和判断力的创建阶段。

在这个阶段,宝宝们不再希望被爸爸妈妈管控,希望拥有自己的权利。但是对宝宝来说,他们在意的做事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这个时候,对孩子的“无理取闹”要耐心;

对于探索欲要给予支持;

更不要过分的苛责宝宝缺点。


今天,就看看在宝宝执拗敏感期阶段,爸爸妈妈容易犯的错误吧。


1、因为宝宝记忆偏差,而怀疑宝宝说谎

案例:

在现在疫情的特殊时期,出门回来要好好洗手。四岁的贝贝不仅自己按时洗手,也会监督大人洗手。

但是有一天,贝贝和妈妈出去玩回来,跟姥姥说,“姥姥,我今天哪儿都没碰,就不用洗手了。”妈妈一听就急了,觉得贝贝是在说谎,路上明明玩了滑梯,怎么能说哪里都没有碰呢?就用严厉的口气质问贝贝,“你再说你哪都没碰!”贝贝不甘示弱的大喊,“我就是哪儿都没碰!”

姥姥赶紧接过话茬,让贝贝仔细的想一想,今天都干了什么。贝贝一边回忆一边说着今天都干了什么,最后记起来自己玩过滑梯,修正了自己的结论,开开心心的去洗手了。


从这个案例里面,可以看出来,贝贝并不是存心在说谎。三四岁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意识,当自己的意识与长辈的要求不一样的时候,就会说出来一些与事实并不相符的话。

这是宝宝的一种表达方式,而不是故意的说谎。

所以,在遇见这种情况的时候,要与宝宝好好的沟通,帮助宝宝回忆一下,就能让宝宝辨明真相。同时,也有利于帮助宝宝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



2、不找理由和原因的,随意责备孩子的缺点

在宝宝三四岁的时候,一般父母就会开始让他学着与碰见的熟人打招呼。如果孩子某一天没有顺从父母的意愿打招呼,就会被冠以“不懂礼貌”的帽子,并且会不断的与别人家孩子比较,反复强调宝宝的缺点。

这样的做的后果,不仅不会让宝宝变得“有礼貌”,反而会因为爸爸妈妈的反复念叨,让宝宝觉得自己是不好的,从而产生抵触心理,增加宝宝的自卑心、厌恶心。



3、怕宝宝搞破坏,从而限制宝宝的探索欲


在讲这一块的时候,我们可以先有一个概念:玩具,是给宝宝玩的,如果能让宝宝增加一些技能和知识,那它就算是完成了它的使命。

为什么要先说这个呢?因为在中国,父母恨不得玩具也可以作为家传留下去。这种观点不能说是错误,但是有些时候,过分的爱惜,会阻止孩子的探索欲望。

案例:

贝贝喜欢拆开自己的玩具车,刚开始的时候,爸爸妈妈表示了强烈的反对,认为这是“淘气”。有一天贝贝又开始拆玩具的时候,姥姥就问,“贝贝不喜欢这个玩具么?”

贝贝说,“喜欢啊。”“那喜欢,为什么要拆了啊?”

“因为我想看看前面的灯为什么会亮。”


这就是宝宝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不是不懂得爱惜,只是想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所以,在孩子有兴趣的前提下,帮助宝宝拆装他的玩具,认识他的玩具,这样既避免破坏物品,又能够满足宝宝探索的自我意识,何乐而不为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2795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