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不想写这篇文章,觉得事情简单的可以用脚指头去想明白,但是看了几天评论终于还是忍不住说说。
上周可能因为疫情和美国热热闹闹的大选,还有黎巴嫩爆炸事故的引起的种种阴谋论,结果有件挺重要的事没引起外界的关注——阿联酋和以色列建立了外交关系。
迪拜的哈里发塔上的“大卫之星”,挺魔幻的2020啊
通常国与国之间建交是个常见的事情,老冤家之间决定和谈建交其实该算是喜事。那为啥说阿联酋和以色列建交对于中东地区来说到底是好事坏事反而现在说不清呢?
中国有句古话——强扭的瓜不甜。
阿以问题是这个地球上长达近80年的老热点了,直到现在其实也没解决。
问题怎么来的呢?
翻开地图看看就知道,中东地区尤其是以巴勒斯坦为核心的地带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的交界,同时扼守印度洋和地中海/大西洋,战略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按照西方资本主义世界过去三百多年的规矩,当老大的肯定要把持这里才舒坦。
警察一般都喜欢站在十字路口
所以,但凡熟悉一点历史都知道,这里最开始是奥斯曼土耳其的地盘,作为世界老大的英国人垂涎这里,于是想借着犹太人的手挖奥斯曼土耳其的墙脚,故意支持犹太复国主义。后来一次大战后巴勒斯坦到手,轮到英国人自己当家的时候发现当地阿拉伯人反对犹太复国主义的情绪也不能小看,不然自己统治起来很麻烦,于是又赖账压制犹太人移民,就这么把这里弄成了一笔烂账……
就这么,等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世界老大换班成了美国,大英帝国老虎缩水变成猫撑不住老虎的爪牙,更没本钱镇压世界各个殖民地风起云涌的民族独立浪潮,所幸拔腿走人把自己前面的烂摊子扔给了联合国。
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地区的变化
按照联合国安理会当时的决议,犹太人和当地的阿拉伯人既然不肯生活在一个国家里,那么就分别建立两个国家好了,一个犹太人的以色列国和一个阿拉伯人的巴勒斯坦国,耶路撒冷是三大宗教圣地分割太麻烦,干脆单独算“国际城市”。可是,麻烦在于当时周边已经基本独立的阿拉伯国家吃够了西方殖民的苦,以埃及的纳赛尔和在叙利亚跟伊拉克很有势力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正盘算用“泛阿拉伯社会主义”争取阿拉伯国家的联合,其他阿拉伯国家倒是不见得喜欢“泛阿拉伯社会主义”但是在阿拉伯国家强化自身联合反对西方欺负这点上倒是也蛮一致的,就是宗教团体“穆斯林兄弟会”也这么想,只不过他们的主张的路子很不一样,觉得应该“回到原初纯净的社会去建立政教合一国家”……
反正就是没有想看见一个犹太人的以色列国出现在阿拉伯人呆了上千年的地方。
犹太民兵变以色列国防军第一天就上阵,也确实战斗力可以
于是以色列立国第一天就是强敌环伺,而且立马爆发了战争——第一次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虽然人多势众,可是他们除了不想看见以色列的出现这一点算是有共识之外,都在各唱各的调。结果不出人意外,背后有美国支持的以色列(别问我美国为啥支持,去看英国为啥喽)大获全胜而阿拉伯国家惨败。
实话实说,自古以来战争基本都是结仇用的,少有能通过战争解决怨仇的,这在中东也不例外。于是乎,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日后接茬打了三次中东战争外加两次黎巴嫩战争。(有人把第一次黎巴嫩战争也叫作第五次中东战争)一堆战争的结果是大量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成了难民,流散到了别的阿拉伯国家形成新的问题,大片原本说好是成立巴勒斯坦国的土地被以色列占领,耶路撒冷也不用“国际共管”了统统归以色列占领。
直到今天,阿以问题还是没解决。
问题不但是没有解决这么简单,反而变得越来越复杂,甚至有点可怕了。
先不说这个问题日后闹出了全球的恐怖主义浪潮,光是想解决阿以问题的人似乎都没啥好下场,这就够一说了。
最先动了这个念头的是埃及前总统萨达特,他接任因为总是战争失败郁闷而终的纳赛尔出任埃及领导人之后,发现“泛阿拉伯社会主义”的号召力迅速衰减不说,还总会被苏联利用了把阿拉伯国家当做傻子耍。最后一气之下,他决定卧薪尝胆好久然后打起了第四次中东战争,可是最后还是功败垂成。
左边那个是后来的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被大中东民主计划坑死……
也就这是这场战争让萨达特感到,以色列国家的存在是个既成事实了,阿拉伯国家最少现阶段是没可能改变这一点的。如果继续纠缠“让不让以色列存在”,只会拖累埃及的发展。毕竟,埃及当时算是阿拉伯国家的领头羊地位除了靠着纳赛尔的号召力,还有综合国力的强大。随着海湾国家动用“石油武器”,他们迅速成了土豪,可是埃及没法占自然资源的便宜,别说社会发展就是综合国力在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对比也在下降。
作为一个了不起的政治家,萨达特既不缺冷静而理性,也不缺魄力和勇气。
那边以色列的总理贝京别看从愤青到老“鹰派”一辈子强硬示人,但也绝对是个冷静而理性的政治领导人,也觉得如果始终跟阿拉伯国家无休止的死磕下去,以色列日子也过不好,能和谈那自然最好,哪怕是先跟实力最强的埃及和平了,鸭梨也被啃去一大块。
这一幕还会重演的
于是战争后的第五年1979年,这俩人在美国的撮合下,让世人瞠目结舌的在美国总统度假官邸“戴维营”突然举行了会晤,然后在白宫南草坪上握手签和约并且建交了……
好事吧?
以色列觉得是好事,美国觉得是好事,萨达特和他的亲密战友也觉得是,然后怕是没有人觉得是了……
阿拉伯国家们愤怒的视埃及为叛徒。
阿盟的旗帜
埃及是1945年阿盟成立时候的发起国,阿盟宪章规定开罗是总部的永久所在地,结果签署埃以和约签署后的第五天,阿盟宣布驱逐埃及并且将总部迁往突尼斯,直到十年后才又迁回来和恢复埃及的席位。不过,即便如此埃及在阿拉伯国家中的风光不再已是定局。顺便提一句,另外一个遭此待遇的是前不久的卡塔尔,因为跟伊朗搞缓和……
还有真要命的,“穆斯林兄弟会”对此忍无可忍,本来因为让国家走世俗主义路线还是搞原教旨主义,他们跟埃及政府就成了死对头。(其实跟多数阿拉伯国家的统治集团都是如此)这一下更给了他们对萨达特下手的理由。
没法子,这是标准图,就这张了
1981年10月6日,一次阅兵仪式上几名“穆兄会”成员,借着下级军官的身份掩护混入受阅部队刺杀了萨达特。
类似的事件在14年后又上演一次。
克林顿也真没劲,都不会换个布局?
1993年,以色列总理、战争英雄拉宾和巴解运动主席、阿拉伯的民族英雄阿拉法特,又一起出现在白宫南草坪上,中间还是站着美国总统,只不过是从卡特换成了克林顿;他们签署了《奥斯陆协议》(前期谈判是挪威帮忙撮合,基本内容也在奥斯陆确定的)。双方表示“以土地换和平”,让巴勒斯坦先在以色列占领的那些当初划给该成立巴勒斯坦国的土地上,巴勒斯坦人可以成立“民族自治机构”,未来巴勒斯坦建国的事情也谈了不少,但是更远的事情暂且留待日后慢慢谈。
也是好事吧?拉宾、阿拉法特和西蒙·佩雷斯还获得了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呢。
这个奖似乎快成了笑话了……
可两年后,拉宾就被犹太人的极端分子刺杀了,然后以色列政府就出现了很多反复,巴勒斯坦方面的激进势力也认真的搞了很多自杀式爆炸……不管是美国总统克林顿怎么折腾“路线图”,还是巴以双方政府机构谈了多少轮,协议签了四五个,都没啥用。
纪念拉宾的人从来不少,可是和平渐远……
2004年,传奇的躲过无数次以色列刺杀而拥有“不死鸟”外号的阿拉法特神秘的因病去世,但是他究竟是因病还是被投毒的迷雾直到2013年开棺验尸才被揭开。他确实死于投毒!
弥留之际的阿拉法特和……
谁干的?现在还是谜团。
为什么巴以和平进程很难,这个原因有多方面的,究竟有多难,可以参考上面的例子。
具体到今天这件事,我们可以想见,尽管好多分析认为以后很快会有不少阿拉伯国家跟风与以色列建交等等。但是,这条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甚至可能引发很多复杂的后果。
电视直播里眼睁睁看着这架飞机……
比如?911事件是怎么来的呢?还不是美国中东政策惹出来的!
长期以来,以色列在美国强大影响力无人能比,以色列对美国的战略价值也不言而喻,所以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也是毋庸置疑的。这种做法极大的激起了阿拉伯人中的怨恨,认为美国袒护和支持是他们失败的根子。
这种怨恨再结合阿拉伯国家内强大的宗教影响力,结果就便宜了一堆极端分子趁机招兵买马。
拉登和巴格达迪长啥样,各位自己搜吧……
沙特和美国是亲密盟友吧,美国对沙特的安全保护也算是尽心尽力吧?新鲜出炉的E3A预警机、M1A1主战坦克等等国之重器,只要沙特下单美国立马送货上门,甚至花了大钱保卫沙特打了一场海湾战争。
可你知道911事件中的劫机者里有多少个沙特人吗?背后主使的“基地组织”头目拉登是哪国人?
所以这种复杂成因的号召力可不能小看!前面说的这波“全球性恐怖主义浪潮”就是这么来的。
这一幕在巴黎,伦敦,布鲁塞尔,伊斯坦布尔……不断上演了好久
恐怖主义也许只是少数疯子才会去搞的事情,但是宗教感情可是涉及普罗大众的。
“基地组织”和后来衍生的ISIS在一点上跟“穆兄会”其实也算是有共识的——都将西方文明视为阿拉伯民族苦难的根源,唯有“回到纯净的社会建立统一的政教合一”才可能拯救他们的文明,只是他们的做法不同。
“穆兄会”虽然追求“回到纯净的政教合一社会”,但是主要希望通过“一人一票的民主”实现这个愿景,只是遇到武装镇压的时候他们不拒绝刺杀和制造爆炸,但凡有可能他们还是乐于走和平路线的,平日主要通过努力搞社会福利深耕大众赢取自己的号召力。所以我们看见,埃及和沙特等国政府只是在迫于无奈的时候会让他们合法一阵子,更多的时间里把他们当做恐怖分子,可是在卡塔尔和约旦等国的分支一直都是合法的。
别乱说,我是个民主主义者,只是有点保守而已……
另一个引人注目的就是土耳其现在的执政党AKP跟“穆兄会”之间的关系是明摆着的,土耳其目前正在做的事情也没有什么隐晦的。
巴以问题没有一个合适的解决之前,如果明天这些阿拉伯国家的世俗政府真的都去追随阿联酋的做法,会发生什么?
别的不说,某种“面多加水,水多加面……”的恶性循环怕是要开始新一轮了。
可是阿联酋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恐怕就离不开美国的影响了。
特朗普:哥俩好啊,你还有用啊,修理欧洲嘛……
如今的中东可不是第四次中东战争那阵子了,因为美国911后反省的时候不考虑自己问题只是甩锅,觉得都是阿拉伯国家不民主造成的,结果搞了一个“大中东民主计划”,让中东纷乱到了现在。
这一圈折腾的结果是什么呢?阿拉伯国家原本适合自己国情的世俗政府这边要面对“一人一票的民主”压力,那边面对的是“政教合一的纯净社会”压力,处境颇为不妙。他们现在需要美国的支持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多。
特朗普政府就是利用了这一点,一面高度偏袒以色列直接把美国大使馆搬去了耶路撒冷(等同于承认以色列占领的合法性了),一面利用阿拉伯国家对伊朗的教派恐惧,推动他们去跟以色列“和解”。
还有更不妙的,“穆兄会”的理想是有个现实版的——伊朗,而且伊朗也正趁着阿拉伯国家受美国影响越来越大这一点,强硬的继续不承认以色列存在的合法性!不管伊朗和多数阿拉伯国家存在什么教派分歧,是不是利用这一点争夺“正统派”地位,这种巨大反差会产生什么作用呢??
霍梅尼:美国是大撒旦,以色列是小撒旦……
可以想见,根深蒂固的“穆兄会”也好,还是现在还没死绝的“基地组织”和ISIS也好,不利用这件事做文章那可就见鬼了。就是阿拉伯国家普通民众出于朴素的民族情感和宗教感情,到底会怎么想呢?
未来想跟以色列建交的阿拉伯国家恐怕都要面对这个梦魇一样的问题了。
阿联酋和以色列建交,这是他们两国之间的事情,但是实话实说的看起来怎么都像美国“强扭的瓜”,究竟甜不甜,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只是希望,这扇门不是一场新的“风暴之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21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