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恒瑞医药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我国创新药的龙头企业,也就肿瘤抗癌药物研发龙头企业,同样也是我国第一个达到五千亿的医药企业。同样说起恒瑞医药的董事长孙飘扬相比大家也不陌生,中国药企的“一哥”,同样他的老婆钟慧娟也被业内人士称为药企的“一姐”。孙飘扬是恒瑞医药的实际控制人,持股22%,身价千亿,而钟慧娟带领的瀚森药业去年也登录,市值达到二千亿左右。两位药企一哥一姐的身价加起来也排在福布斯富豪国内榜前几名。
牛市君关注他们并不是因为他们夫妻身价有多高,而且他们在我国药企中做的很优秀,要知道八年前,我们的创新药几乎是空白,很多救人的药物都要海外进口,价格非常非常的高,而那个时候恒瑞医药已经开始转型做创新药了,要知道那个时候的中国市场,做个仿制药或者中药,也可以赚钱,而且不会少赚,所以牛市君崇拜他们夫妻,只因为他们真的很有战略眼光,而现在市场也证明了他们夫妻的优秀。
如果有人问牛市君,未来谁可能是第一个达到万亿级别的医药企业,那么至少恒瑞医药最有希望。
今天和大家聊聊恒瑞医药
一.医保目录调整方案中,将允许纳入的创新药上市时间延后对公司的影响?公司未来几年的总体战略?
19年医保谈判中,有3个18年批准的品种,在19年新增了适应症,这些品种和新适应症实际上也纳入了19年谈判范围,如罗沙司他等,并没有严格限制适应症时间。公司之前就认为新适应症是可以去谈的,但文件出台后,其他竞品如百济神州的PD-1、人福医药的瑞玛佐伦也具有了谈判资格。但各个产品的适应症,目标人群不同,还是有差异的
1. 公司海外创新药战略是如何规划?
原来公司的海外临床研究是国内遥控的管理模式,也是希望借助欧美早期临床数据,加快国内临床批准速度。今年建立了专职的美国、欧洲临床团队,团队除了管理者之外,其他都是本土的员工。策略上是希望从一些相对竞争不激烈的适应症入手。
2. 如何看待造影剂板块?未来集采的影响?
疫情影响,造影剂收入上半年是持平的,现在很多大医院还专门留1台CT做胸部检测,也对正常检查造成了影响。
公司与司太立合作,不仅因为它是原料药供应商,也是看重它是碘化物的重要供应商。通过和司太立的合作,加强了上游成本控制能力,同时也补充了碘帕醇等常规品种。
3. 之前引入了干眼症用药,未来还会不会扩产眼科用药管线?
干眼症患者越来越多,但由于药物有限没有得到有效治疗。公司已经引进的环孢素,从治疗效果等方面来看,比现有制剂有优势。
公司预计未来眼科会是比较大的市场,因此选择了从干眼症入手。公司此前也很少用单一品种进入某一个领域,因此未来还会形成产品系列。
4. 公司创新产品线:
1、吡咯替尼开展单药治疗含铂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III期临床;
2、法米替尼开展一线治疗失败后的伴有FGFR2基因异常的肝内胆管癌的II期临床;
3、SHR-A1811 (HER2-ADC)获批临床,拟用于治疗HER2表达或突变的晚期实体瘤;
4、麻醉线再添新品种:HR18042片获批临床,拟用于中度至重度急性疼痛,HR18042片是非甾体类抗炎药艾瑞昔布和弱阿片类镇痛药组成的复方药物;瑞马唑仑获批第二个适应症——结肠镜诊疗镇静适应症。
除了肿瘤线有进展,恒瑞在慢病线也不断加强推进力度:
5、JAK抑制剂SHR0302开展非甾体抗炎药不耐受或反应欠佳的强直性脊柱炎;
6、SHR-1703(IL-5抗体)开展I期临床,拟用于支气管哮喘;
7、两款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创新药HRS9950和HRS5091均进入I期临床,经查询,国内外未有同类靶点产品获批上市。
5. 药物研发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通过激励提高研发效率?
内部对研发团队时间节点有明确考核,比如一个抗体开发,需要12-14个月。首先设立一个基准,任务要在常规时间内完成,同时根据不同时间节点考核,出来的越早,奖励也越大。 原来某个研发工作有很多方案,原来是一个一个推,现在是同步推进,保障研发进度。
总结:整体来说,恒瑞医药是中医药企的领头羊,也是最有希望成长为万亿巨头的医药企业,因为恒瑞医药的靶点几乎把肿瘤和癌症都覆盖了,未来重磅药会不断的上市,也就意味着公司的研发实力和盈利能力都会增长,而公司也将飞速成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21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