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秦朝那么强大,为什么十五年就灭亡了?

秦朝那么强大,为什么十五年就灭亡了?

我们都读过贾谊的《过秦论》,其中一段,非常简单明了地概括了秦朝灭亡的原因: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真的是这样吗?作为老秦人,必须要为秦皇平反,秦始皇是暴君?秦始皇要是暴君,杀光六国贵族,天下岂能反?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就掀起了灭秦的篇章?农民起义军就没成过事!

大多数人都只是在历史书上了解到,秦国严苛的法律不适合和平时代,另外大兴土木,修万里长城,加重百姓负担,老百姓不堪重负才起义,推翻了秦朝,真的是这样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秦国灭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问题肯定出在统治者身上,秦国一共三位国君,先讲最短的,因为其影响也最小,子婴就做了46天皇帝,期间还处死了赵高,但除此之外 ,子婴什么也做不了,所以秦朝灭亡与子婴关系不大。那么秦朝的灭亡原因只能在秦始皇与秦二世胡亥身上。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是千古一帝,也肯定会犯错,秦始皇所犯下的错:

1.英年早逝。49岁,就驾崩了,这与其追求长生不老,老吃丹药脱不了干系,重金属服用过多,秦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在出巡的路上病死在了沙丘,秦始皇多活十年,秦朝也绝不是昙花一现。

2.不立太子。太子乃是国之根本,未来的储君,秦始皇不立太子,直接导致了赵高这样的小人利用秦始皇的漏洞,进行沙丘政变,篡改诏书 ,立昏庸的胡亥为帝。如果早立太子 ,就不会有赵高的暗箱操作,长子扶苏和其它秦始皇的20多个儿子、公主不会死,蒙恬、蒙毅不会死,冯去疾、冯劫、李斯不会死,满朝贤臣不会死,秦朝更不会亡。

在秦始皇临死前,写信让自己在外守边的长子扶苏赶回咸阳参加自己的葬礼,并且继承自己的皇位成为秦二世。但是造化弄人,这封诏书在写好后,尚未发出,一代雄主秦始皇就去世了,而他所写的诏书正好落在了中车府令赵高的手上。赵高何许人也,他乃是秦始皇身边极受始皇信任的一位太监,官至中车府令,职务相当于皇帝的侍从车马班长,负责皇帝的车马管理和出行随驾,甚至亲自为皇帝驾御,职位至关紧要,非皇帝绝对信任的腹心侧近不能担当。

赵高在得到始皇诏书之后,并没有按照秦始皇的意思将诏书寄出,而是私自拦了下来。并且找到了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劝说胡亥伪造诏书自立为帝,并矫诏杀掉扶苏以绝后患。赵高为什么敢对胡亥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难道他不怕胡亥告发他,让他人头落地吗?赵高当然不怕,因为他是胡亥的老师,是胡亥除了他爹秦始皇之外,最为信任的人。不过胡亥倒还算是个明白人,一开始并不同意赵高的计划,他说圣明的君主了解自己的大臣,圣明的父亲了解自己的儿子,父皇要立长子扶苏做皇帝,这是很正常的,自己没啥乱七八糟的想法,于是赵高这个太监就又给胡亥洗脑讲了一大堆道理,总而言之最后成功说服了胡亥。

搞定胡亥之后赵高又跑去煽动李斯,李斯哪敢干这事,这要是万一失败了,那可是灭族的大罪,他身为丞相自然不会去做这样的蠢事,于是一口就给回绝了,结果赵高这阉贼就又给李斯讲了一大堆道理,软硬兼施,最终李斯也同意了赵高的计划。

秦始皇的诏书已经在自己手里,秦始皇的儿子胡亥以及当朝丞相李斯都已经同意了自己的计划,于是赵高就没有后顾之忧了,伙同胡亥与李斯伪造了立胡亥为秦二世的诏书,同时又伪造了诏书赐死公子扶苏和大将蒙恬。诏书发出之后,扶苏很快就自杀了。于是胡亥顺利的当上了皇帝。

胡亥年纪尚幼,又没有辅政大臣,性格懦弱无主见,完全沦为赵高的傀儡。

3.用错一人。没错,此人正是赵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赵高一手葬送了大秦江山。

赵高改遗照,因为他知道扶苏他肯定是驾驭不了的,那么他就除掉扶苏,扶植了傀儡胡亥上位。

胡亥在当时只不过是个年纪刚满21岁的年轻人,是根本无法驾驭这么一个庞大的帝国,那怎么办呢?于是就请教自己的这位老师,这个赵高于是就给胡亥出馊主意,让他把那些不服他的大臣公子都给杀了,这样帝位就稳固了,胡亥一想这是个好办法,那就杀吧,于是一顿操作猛如虎,杀得咸阳城里尸横遍野,人人自危,连自己的骨肉兄弟姐妹都杀,不仅杀掉对自己有危险的兄弟,连对自己没威胁的姐妹都杀。

杀完公子大臣之后,赵高又给胡亥出主意了,说陛下现在年轻,经验不足,万一在朝堂上说错话,做错事会被大臣嘲笑,不如住在深宫内院,不跟大臣们见面,有什么事咱师徒俩先讨论,商量好了之后再对外发布,这样就能保证万无一失了,这样就不会损坏陛下的威名了,胡亥一听,又有道理,那就照办,从此就住进深宫,跟大臣也不见面了,大臣有事都要通过赵高才能告知二世,于是胡亥就变成了瞎子和聋子。

胡亥当上皇帝之后,刑罚更加严酷,又重修阿房宫,民众不堪重负,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吴广率先在大泽乡起义,紧接着各地的起义军纷纷响应,一时间秦帝国的土地上硝烟四起。不过此时的秦二世还是对此一无所知。赵高对胡亥说只是到盗贼作乱,已经在捉拿了,胡亥一听原来就这么点事,就没放心上,等到起义军的势力没法遏制的时候已经太晚了,结果胡亥只当了三年的皇帝就身死国亡,遗臭万年。

当时的胡亥毕竟还只是个年轻人,他哪里是工于心计的赵高的对手,再加上赵高是自己的老师深受自己信任,结果被赵高玩弄于股掌之间。赵高逐渐把持朝政,手握生杀予夺的大权,将整个秦帝国搞得乌烟瘴气,在胡亥死后,赵高最终死于秦王子婴之手。

赵高这人曾经犯过大罪,按照大秦的律法应当判处死刑,削去官职与爵位,但是秦始皇爱惜他的才能,于是就赦免了他的死罪,并且又重新恢复了他的官职与爵位,把他留在自己的身边,同时还让他当了自己的小儿子胡亥的老师,可以说如果当年秦始皇没有赦免赵高这个死刑犯,那么他一手建立起来的大秦帝国就不会那么快的走向灭亡,秦始皇做梦都不会想到自己当年的一个不起眼的决定,竟然成了大秦帝国灭亡的导火索。这也许是秦始皇一生当中犯过的最致命的一次错误,间接导致了秦帝国的灭亡。

4.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制。中央集权制在当时的年代是一件好事,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但权力的高度集中是一把双刃剑,皇帝是至高无上的,天下所有的大小事都取决于皇帝的决策,皇帝英明,天下无事,皇帝一旦昏庸,天下大乱。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即位,胡亥可没有秦始皇的英明,直接的后果就是奸臣赵高掌权,秦二世不仅把自已都赔进去了,还把整个秦朝都赔进去了。

5.滥用民力,好大喜功。秦始皇自认为能够功盖三皇,德比五帝,自秦统一天下后,北伐匈奴,南征百越,大举兴兵,打仗是要花钱的,也是要死人的;修长城、建阿房宫、修驰道、建皇陵,大兴土木,建筑是需要花钱,也是需要劳动力的。钱、劳力、兵力从哪里来,只能从老百姓身上来,老百姓好不容易盼着天下统一,结果生活一天不好一天,人人都憋着一肚子气,秦始皇在世,尚无人敢反,秦始皇去世,星星之火为可以燎原。秦二世这样昏庸的人做个普通人,并没有什么大问题,问题是一个昏庸的人却登上秦朝的最高权力宝座,那就是秦朝的灾难了。

秦二世胡亥就暂不讨论了,其完全沦为傀儡。

秦二世的最大错误就是听信了赵高的谗言。赵高让他杀扶苏、蒙恬、蒙毅,胡亥杀了;赵高让他杀秦始皇的其它20多个有继承权的儿子和10多个无继承权的公主,胡亥也杀了;赵高让他逼死冯去疾、冯劫,胡亥照做了;赵高让他杀李斯,胡亥还是听信了;到最后,赵高逼胡亥自杀,想必此时的胡亥终于明白了赵高的用心吧,但秦帝国已经被糟踏得在灭亡的边沿苦苦挣扎。

秦二世当政时期的秦朝中央政府已经名存实亡,沦为赵高弄权的工具,根本无法安心治国,无法面对天下波涛汹涌的反秦起义大军,就连秦朝最后的军事支柱,也被赵高一手葬送,秦朝焉有不灭之理。

综上,秦灭于秦始皇,但并不是因为秦始皇是暴君,而是用错人!(下期,揭秘赵高的一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1966.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