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他是张灵甫的上司,比张灵甫更能打,可惜被蒋介石错杀

他是张灵甫的上司,比张灵甫更能打,可惜被蒋介石错杀

说到北伐战争时期的贺胜桥、汀泗桥等经典战役,大家都会想到叶挺将军和他麾下的独立团,却很少有人提到“廖龄奇”这个名字。

实际上,时任第四军独立团连长的廖龄奇,不仅直接参与了这些战斗,而且还是主要的指挥官。

汀泗桥战斗打响后,廖龄奇身先士卒冲在最前线,结果右臂被子弹打穿,留下了终身残疾。汀泗桥一战也让廖龄奇打出了名堂,在当时说起叶挺独立团,没有人不知道廖龄奇的大名。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廖龄奇这么能打,为什么后来杳无音信了呢?

原因很简单,廖龄奇在1941年就被蒋介石以临阵脱逃的罪名执行枪决,他的那些光辉事迹,自然也就很少有人再提了。

那么,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名将,老蒋为什么要枪毙他呢?这就要说到湘北会战了。

1941年9月17日,第二次湘北会战打响,日军早早兵分五路强渡新墙河,占据了很大的优势。反观国军,时任第74军58师师长的廖龄奇恰逢新婚,和妻子一道回了老家省亲,副师长张灵甫虽暂时接管部队,但由于部队的行动部署提前被日军获悉,58师遭到了日军的狂轰滥炸,损失惨重。

困境之下,多亏了廖龄奇及时赶到,这才指挥部队在日军的包围中杀出了一条血路。

不过,出于部队安全的考虑,廖龄奇并没有遵从司令部既定的撤退路线,而是自作主张把部队拉到了株洲整顿。此举虽然保住了58师的有生力量,但也授人以柄,毕竟战场抗命可不是小事!

如果仅仅是这样,廖龄奇也罪不至死,只可惜58师败退之际,51师师长李天霞奉命前来救援,结果这一救不要紧,整个阵地出现了防守的“真空地带”,坐镇后方的74军军部整个暴露在了日军面前,靠着手下人的拼死力战,王耀武这才捡回了一条命!

眼瞅着兵败如山倒,总指挥薛岳只能下令全军撤出长沙城。

这样来看,此役不仅将长沙城拱手让与日本人,还差点把老蒋的嫡系王牌74军给葬送了!所有人都明白,一旦追究下来,谁也逃脱不了干系,所以,这个时候找出一个背黑锅的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很不幸,这口黑锅最终被甩到了廖龄奇的头上。

在众人指控廖龄奇的文件中,将其请假回家结婚一事诬告成临阵脱逃,同时还把廖龄奇战场抗命的旧账给翻了出来。“铁证”面前,气急败坏的老蒋根本没给廖龄奇解释的机会,甚至连审判的环节都忽略了,直接宣布枪决!

廖龄奇之死,算是给了第二次湘北会战的惨败一个交代,李天霞、王耀武乃至薛岳等人也因此而得以幸免。

不过,就在廖龄奇被枪决后不久,有不少人挺身而出为其喊冤,其中,58师下辖的4个团长甚至不惜集体辞职,以示抗议。

同时,廖龄奇生前留下的三封遗书也被转交到蒋介石手里,信中几乎找不到任何为自己辩解之词,除了托人照顾老母、告知新婚妻子及时改嫁以外,廖龄奇唯一关心的就是把58师的账目核算清楚送交军部。

蒋介石看完这三封遗书,这才发觉错杀了廖龄奇,于是紧急调派人手重新审查此案,结果在一番调查之后,最终断定廖龄奇是被冤枉的。

无奈之下,老蒋只得下令为廖龄奇恢复名誉,并入葬南岳忠烈祠。

一代名将,就这样被错杀,实在让人扼腕长叹!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1278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