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皓月
相信前段时间“天问一号”完美升空的壮观画面,仍然会浮现在大家的脑海中。当时包括美国的NASA和欧洲航天局等多个知名机构纷纷表示祝贺。而且NASA的局长还连夜关注了天问一号的发射情况,可想而知,我国这款火星探测器有多大的影响。不过,印度人却对此并不买单。一些印度人显然是眼红了,在网上发表评论,称中国的“天问一号”是抄袭印度的“曼加里安号”火星探测器的。在贬低天问一号的同时,印度人还不忘吹嘘自己的探测器,颇有一番自信心。那么关于印度人的说法,到底有何依据呢?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印度人口中的这款“国产”火星探测器,"曼加里安号"早在2013年就成功发射,并且顺利进入了火星轨道,这也使得印度一跃成为全球第四个成功进行火星探测的国家。这也在当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不敢相信,一个连步枪都造不出来的国家,居然能够研制出火星探测器。在火星探索领域,印度确实比中国快了一步,这是我们不可否认的事实。不过,比中国更早完成火星探索,就不一定意味着在这个领域比中国强,说中国抄袭印度,那更是无理无据。要论谈火星探索的能力,中国比印度强了可不是一点点,这点从印度的航空工业就可以看出来。
印度虽然这些年在航空工业发展迅速,每年都会进行航天发射活动,而且还发射了载人火箭,在之前还搞了一个104颗卫星的记录,其实这些技术还都很落后,只是被印度过分吹嘘起来了。况且印度自身并没有航天核心技术,至于自己之所以能有今天这样的航天成就,跟国外的专家有着很大的关系。印度的航天发展长期以来都依靠着美国和俄罗斯,不仅仅是在人才方面,而且很多材料和零件设备都要从国外进口,印度每年都会支付给西方科研人员大量的资金,让这些人为自己的航天发展出力。
如果没有这些人,印度想要靠自己的实力搞航天,简直难于上青天。今年发生的事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很多西方的专家都不能及时回到印度,导致印度在今年还没有一次航天发射行动,这也进一步证明了印度自身能力不足的事实。作为一个南亚大国,印度自身虽然具备生产航天器的能力,不过却都拿不出手。就拿印度的火星探测器来说,这个探测器总重量只有1.35吨,而燃料就已经占据了大部分的重量,真正能应用到火星探测任务的只有15千克,仅仅只能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
另外,印度在自己的航天发展中,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想到什么就发展什么。就跟自己买的“万国牌”装备一样,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很多地方都要受制于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92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