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糖尿病三一照护门诊
每到夏天,小编收到最多的问题就是“糖尿病能吃水果吗?能吃什么水果?”,今天,我们就出一个水果大合集,有关糖友吃水果的那些事,一篇给你讲清楚!
糖尿病能吃水果吗?
先来回答最经典的问题——“糖尿病能吃水果吗?”
能吃!
很多糖友不敢吃水果,是觉得水果很甜,吃完会血糖飙升。但是对于糖友来说,水果并不是禁忌,水果中含有的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活性,可以保护胰岛β细胞免受氧化损伤,从而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活性。
另外,水果中富含膳食纤维,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延缓人体对于糖类的快速吸收。对促进食欲、助消化、防治便秘以及调节糖脂代谢均有益。
有研究发现,与不吃新鲜水果者相比,低糖水果摄入频率1-4次/周和≥5次/周者血糖控制差的风险分别降低20%和30%,摄入量在100-200g/天者血糖控制差的风险显著降低。
另外,还有研究发现,每天摄入100g新鲜水果,可使糖尿病患者的总体死亡风险降低17%,大血管并发症(如缺血性心脏病、中风)风险降低13%、微血管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风险降低28%。
看到这,很多糖友肯定乐开了花,这是不是意味着“我吃点水果也没事”了?
别着急,聪明的糖友肯定会三连问:
- 这吃水果肯定也是有条件的吧?
- 吃什么水果合适?
- 各种水果吃多少不影响血糖?
下面我们一一解答!
吃水果的条件
吃水果的身体条件——血糖控制平稳。
具体数值表现为:
- 空腹血糖<7mmol/L
- 餐后2小时血糖<10mmol/L
- 糖化血红蛋白
满足上述条件,才可以适当吃水果哦!
能吃什么水果?
糖友选水果的标准,就是含糖(碳水化合物)量低、升糖慢的。
什么样的水果含糖量低?问十个糖友,八个都会说——“不甜的呗!”
这就错了!
不甜≠含糖量低,甜≠含糖量高。举个例子,同样是100克的西瓜和山楂,西瓜的含糖量为6.8%,而山楂的含糖量高达25.1%。
为什么会这样?
这是因为水果的甜度不光由含糖多少决定,还与其本身含有的糖的种类、有机酸、有机盐等因素相关。
先来说糖的种类,水果中含有多种糖类,包括果糖、蔗糖、葡萄糖等,从甜度上来说,果糖>蔗糖>葡萄糖,也就是说,果糖含量高的水果,口感上会更甜。
而有机酸、有机盐等成分,就可以解释上面我们说的山楂。因为其含有的有机酸很多,会掩盖糖的甜味,所以会干扰我们的判断。
常见的含糖量比较高,但口感上不甜,容易“欺骗”我们的水果有:
既然不能单纯从口感上判断水果的含糖量,那我们应该怎么看?
这就要说到我们经常提的两个概念了——升糖指数(GI)与升糖负荷(GL)。
升糖指数(GI)就是指食物中糖分让人血糖升高速度的快慢,反映的是这个食物对血糖影响的能力。
但是俗话说的好——“抛开剂量谈影响都是耍流氓”,那这个时候升糖负荷(GL)就很有用了,它反映的是吃不同数量的一种食物对血糖的影响程度。
升糖负荷(GL)的计算公式为:
该食物升糖指数(GI)×实际摄入碳水化合物含量(克)÷100
所以我们要把升糖指数(GI)和升糖负荷(GL)结合来看。
贴心的小编已经把常见水果的相关数据归纳整理好给糖友参考。(以100克可食部计算)
如何看某种水果是否适合我呢?这里送给大家一个小技巧:
在吃水果前测下血糖,如果血糖值<8mmol/L,可以吃水果。
从吃水果的第一口开始计算,1小时后再次测血糖,如果血糖值<10mmol/L,说明水果的种类和量都是比较合适的;如果血糖值≥10mmol/L,就需要减量或者更换水果种类。
吃多少不影响血糖?
糖友因为采取“少食多餐”的饮食原则,所以水果一般作为加餐来食用。
每次加餐能吃多少呢?可以在两餐之间吃总量为15g碳水化合物的水果。
加餐的时间也要注意,最好选择上午9-10点,下午3-4点。
还有这些要牢记
水果虽好,吃的时候还是要注意:
- 血糖控制不佳的情况下,还是吃“黄瓜西红柿”比较好
- 每日水果总量控制在200克以内
- 吃了水果,要相应减少主食量
- 水果直接吃,不要榨汁
- 吃水果后监测血糖,如果血糖波动大,建议更换水果或减少摄入量
控制好血糖,就享受一个有缤纷水果的夏日吧!
#医师报超能团#
#超能健康团#
#健康科普排位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90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