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
文丨小冷知识仓(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人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在清朝全盛时期也就是乾隆年间,中国有19个附属国,其中包括了朝鲜、越南、老挝、暹罗、缅甸、阿富汗等。这些国家后来都陆陆续续脱离清朝的统治,尤其是晚清的时候,趁着中国沉睡的时候趁火打劫的也有不少,但是这19个附属国中有一个小国家,自始至终对中国是不离不弃,即便是中国面临灭国亡种危机的时候,它还是以中国的附属国自称。这个国家就是锡金。
锡金
锡金在中国古代被称为哲孟雄,全国面积不过7千多平方公里,位于喜马拉雅山南玻,和尼泊尔接壤,最开始的时候是属于西藏的附属国,9世纪的时候,锡金成为独立的部落。由于地小国家弱,锡金的发展很慢,一直是处于半原始社会和半奴隶社会的状态,流传着很多的神话故事。
直到17世纪才建立了封建政权,有确切记载的第一代国王是蓬楚格·纳姆伽尔,其曾祖父是西藏的贵族古鲁·塔希。在蓬楚格实行的政教合一的封建统治,确定佛教为国教;国内主要经济是畜牧和农耕,将全国划分为多个县。
锡金成为清朝的附属国
1700年,尼泊尔的廓尔喀军队入侵锡金,攻占锡金当时的首都拉达孜,锡金国王被迫逃亡到西藏寻求帮助,结果廓尔喀军队继续向西藏进攻,西藏的达赖只能向清政府请求援军。当时的清朝统治乾隆皇帝派出军队支援,在1791年,由福康安和海兰察率领大军在西藏和廓尔喀军队展开大战,最后将其全部逐出西藏。
在廓尔喀军队节节败退的时候,清军乘胜追击,一直打到尼泊尔的首都加德满都城郊区,最后尼泊尔只能请求投降,成为清朝的附属。在这场战争中,清军不远万里前去救援锡金,使得锡金深受感动,同时也认识到了大清的强盛,因此对清朝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十分乐意当清朝的小弟。
盛极必衰,清朝的辉煌在达到顶峰之后就一直走下坡路,到了清末的时候,更是因为闭关锁国导致失去了与世界的联系而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在西方列强的强势威压下,摇摇欲坠的清朝只能通过不断地割地赔款来换取一时的偷安。而原来的那些附属国也逐渐脱离了清朝的掌控。
英国入侵锡金
没有了清朝的保护,锡金的日子也十分难过。1861年,英国入侵锡金并强迫崛起签订条约,英国的殖民者鼓励大批的尼泊尔人移居到锡金南部,砍伐森林,开垦稻田,锡金人民一直处于被监视和压迫的环境下。但是对于英国来说,这个地方太小太远了,根本就没有市场可言,很快就是失去了兴趣。
1918年,英国殖民者将政权还给了锡金的塔希·纳姆伽尔国王。塔希国王在见识到了英国先进的政治制度后,也在国内实行了许多经济和社会改革,废除了各种无偿劳役,使得国内的发展有所提高。
印度占领锡金
即便如此,锡金这个国家还是太弱了。1947年,印度盯上了锡金,与其签订了《维持现状协定》,印度往锡金派驻专员,大搞民主运动,锡金的封建统治逐渐瓦解。但是锡金的王族却十分不满,尤其是在1949年,印度扶持印度人为锡金的首相,基本上就是将锡金当成自己的领土。
不久,印度和锡金发生战争,对此,锡金的王族向新中国求助,前前后后发了149封电函,希望中国能够出面政治调停和武装干预,并表达了想要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愿望。在1974年,锡金单方面宣布加入中国,并悬挂中国国旗,中国由于自顾不暇没有理会。
1975年,印度军队解散锡金国王的宫廷自卫队,软禁了锡金国王,正式将锡金变为印度的一个邦。而锡金的王族却始终不承认印度的统治,一直还在怀念着中国。印度政府在吞并锡金之后,害怕锡金再次独立,每年都会拨一大笔补助款给锡金。
中国一直不承认印度对锡金的主权,直到2003年,印度承认西藏是中国的领土,于是中国对锡金属于印度的既成事实予以承认。至此,锡金加入中国的梦彻底碎了。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89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