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 > 中科院脉冲星导航试验成功,定位精度达10公里内,可用于星际旅行

中科院脉冲星导航试验成功,定位精度达10公里内,可用于星际旅行

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越来越快,不断地克服困难,想要拨开宇宙的神秘面纱。随着各式各样的的空间探测器,飞向这个漫无边际的外太空,目前现有的卫星导航系统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人造卫星导航系统到了“黔驴技穷”的现状了。在这个全球科学家集体“失语”犯难的时候,中国科学家寻找到了了新的进展方向!

中国媒体8月22日报道,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利用“慧眼”卫星成功开启了X射线脉冲星导航试验,定位精度达到10公里之内,这一消息进一步验证了航天器利用脉冲星自主导航的可行性。

也让未来的深空探测和星际旅行不再只是一个梦想。“慧眼”卫星是我国第一颗X射线天文卫星,于2017年6月15日发射,携带高能、中能、低能X射线望远镜三种科学载荷和空间环境监测器,能得到关于黑洞、中子星、伽马射线暴以及引力波暴等最新的海量观测数据。

近年来,X射线脉冲星导航得到了人们的注视。2004年,欧空局发布了“基于脉冲星时间信息的航天器导航可行性研究”技术报告。从那时开始,我国便基于脉冲星导航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理论和试验研究,2016年9月,中国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升空,利用天宫二号搭载的伽马射线暴偏振探测器,我国科学家完成了脉冲星导航的首次试验。而在一年多之后,2018年,美国NASA才宣布成功进行了首次实时的在轨脉冲星自主导航试验,观测脉冲7.5小时后,自主导航精度为5千米。

“慧眼”卫星脉冲星导航实验工作负责人郑世界说,脉冲星导航,即利用脉冲星发出的精度周期性脉冲信号,为太空中的航天器提供导航和授时服务。“慧眼”首席科学家张双南介绍,“慧眼”对著名蟹状星云脉冲星进行了连续五天的观测,并将高能研究团队提出的“脉冲轮廓显著性与卫星轨道的关联分析”的算法运用于观测数据。计算结果显示,其定位精度可达10公里。

利用脉冲星定位

脉冲星为什么被称之为“宇宙灯塔”?这是一类高速转动的中子星,是大质量恒星发生超新星“星暴”后留下的致密天体。其脉冲信号长期稳定度高,可作为宇宙中的时间基准。正是因为宇宙中也有了为未来的星际探测和星际旅行指明了道路,还可作为宇宙的时间“基准”,以后的航天器再也不用怕在宇宙中迷路了。

在利用慧眼卫星开展X射线脉冲星导航实验的同时,为了进一步检验该导航算法的可行性与可靠性,研究团队还在积极进行分析,选取各种类型的脉冲星进行模拟验证,最后得到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该方法对其它导航脉冲星同样适用。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对一些从小做梦向往星际旅行梦的网民们来说,因为有了科学家的不断努力,让这些遥远的星际梦想,不再只是停留在一个梦里,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中的一员也能踏上星际旅行的梦幻路程。(人寸)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8168.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