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58同城私有化退市后,还是那个神奇的网站吗?

58同城私有化退市后,还是那个神奇的网站吗?

正当中概股深陷瑞幸财务造假阴影时,一家神奇的网站悄然选择私有化,离开美股这个是非之地。这家公司就是58同城,成立于2005年的它是国内最早一批做信息分类网站的。但就在上个月,58同城突然宣布签署私有化协议。买方财团打算花87亿美元把小股东手里的股份全部买回来,从而让在纽交所上市的58同城退市。那么从分类信息第一股到87亿美元“卖身”,58同城这个神奇的网站到底经历了什么?


一、58同城将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2005年,58同城正式上线,并在此后的十年里快速发展。2011年,58同城以91的排名冲进谷歌的全球TOP100强的网站中,成为国内最大的分类信息型网站。2013年,58同城赴美上市,成为美股分类信息第一股。2015年迎来历史最高光时刻,陆续收购了安居客和中华英才网,并于2015年与对最大竞争对手赶集网进行合并,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市场份额骤增至81.6%。但是自此之后,58同城开始逐渐掉队,收入增速连续4年下滑(2015-2019:185.11%、69.54%、32.62%、30.48%和18.56%),这是为什么呢?

二、过于依赖PC时代得到的流量,业务大而不精

在2015年58同城做到一家独大后,它开始积极拓展业务板块。其中包括58到家、转转二手平台、58同城等新业务,覆盖了房产、招聘、家政、同城速运、二手交易等多个领域。起步较早的它掌握着当时PC互联时代的巨大流量,但面对年轻的饿了么、美团、拼多多这些移动互联网时代快速崛起的独角兽们,58同城依旧沉迷于二手车、二手房、招聘老三样,错失了餐饮、旅游、出行等本地生活服务的半壁江山。如今,美团已经发展成万亿(人民币)市值公司;上市不足2年的拼多多市值也2次冲击千亿美元,而58同城市值不足90亿美元,它不仅被人后来居上还被远远甩在身后。


所以说,过度依赖流量、缺乏创新业务才是58同城不再神奇的关键。目前,58同城的流量红利见顶,新用户的获取难度加大,老用户又在不断被各个行业的对手瓜分,看似全能的58同城却几乎在每个领域都有强劲的敌人。这时创始人姚劲波终于想起了转型。但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大刀阔斧地改革是困难重重。因此私有化退市就成了转型路上的必要一步。近年来,中概股私有化退市已不罕见,360、分众传媒、巨人网络、迈瑞医疗都选择了私有化并回到国内。在错过了多个互联网风口后,如何利用好私有化这个机会或许将成为58同城能否神奇的关键。


三、58同城为什么选择私有化退市?

1. 市值被低估

原因之一就是58同城觉得自己被低估了。如果再通过重新上市,赚两个市场的价差,那对于投资者来说是获利的。在58同城的私有化流程中,以姚劲波及其他3家投资公司组成的要约方,所提出的报价比58原有的股价溢价将近20%。因此其他小股东也都很愿意以这个价格卖出手中的股票。所以58同城只用了2个月就完成了私有化的协议签署。

从美股退市企业回归A股的企业,大部分二次上市都会得到市值大涨。举例证明,360美股退市时市值是93亿美元,当前市值达到了1310亿元;巨人网络退市时市值是30亿美元,当前市值是432亿元;而澜起科技退市时市值是6.93亿美元,回归A股后市值目前接近1000亿元。此次58同城以87亿美元退市,可以推测,如果58同城回归A股的话,很有可能会得到千亿市值。这对58同城未来可能进行的资本结构调整也许是个不错的契机。


2. 重新安排未来的资本结构

原因之二就是上一段最后一句提到的,58对未来的资本结构也许有新的安排。58集团旗下,除了刚才说的安居客、赶集、中华英才网之外,还有58到家、58同镇、58金融、转转、瓜子二手车、快狗打车等,这些子品牌全部单独运营并都获得了相应的融资。要知道58同城这次私有化的总市值大约在87亿美元左右,这个市值对于整个58集团来说明显是低估了。

以58同城目前的体量,如果分拆上市将远比87亿美元值钱,而且旗下各公司独立发展的好处就是可以对产品进行深耕细作。其实,私有化调整业务后重新上市不乏优秀案例。2017年高瓴资本联合鼎晖投资一起主导了百丽国际的私有化,彼时这家鞋业巨头的股价已持续下跌数年。2019年10月,高瓴将百丽中的运动鞋业务进行拆分,以新公司滔博(6110.HK)的名义重新上市。截至7月23日,滔博总市值已达577.3亿港元,高于百丽531亿港元的私有化价格。

此外58目前所面临问题的担忧,就是在当下用户体验为上的精品APP时代,58同城原先的大平台策略越来越不吃香了。虽然平台的流量可以互相转换引导,但58涉猎的所有生活服务领域,都有巨头在与其争夺,如链家、阿里、美团、滴滴等。对于58同城本身来说,必须得在现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改变自己过去的思路了。即使是电商平台如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也是在不断的深化,不断的做垂直类产品衍伸。另一方面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现在的风口变换太快了,稍不留神就会被一些独角兽企业超越,所以企业自身也要灵活的面对市场的变化。此次58同城的溢价收购也就说明投资者是看好58同城退市后的未来的。


四、美股加大监管中概股力度,科创板、创业板为中概股回归打开大门

年初瑞幸造假引发的信任危机,中概股近期被连续做空,58同城也在今年2月13日被灰熊做空,加上美国疫情,这些因素无疑加快了58同城退市的进程。此外,随着美国监管者的监管力度加大,美国政府对可疑财报的调查和股价的大幅下挫,导致很多中国公司已经失去了在美国继续融资的可能,让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退市。现在中美两国的态度就是,美国一直希望获得中国企业的审计文档,并获准调查中国审计公司,以便打击会计欺诈行为。但中国却表示反对,导致在美上市的中国企业前景存疑。


如果58同城真要对自己本公司的资本结构进行调整,那会不会存在将自己的审计文档暴露在美国监管机构的众目睽睽之下,这其实是有很大风险的。与其冒着这样“任人宰割”的风险,还不如稳妥些选择退市。

很巧合的是,就在6月15日58同城正式启动私有化的当天,创业板注册制开始正式受理业务。此次创业板注册制的落地,加快了上市公司的审核流程,最短八个工作日就可以完成注册,为上市公司提供了高效便利服务。更加鼓舞人心的是,仅开市一年多,科创板就已经吸引了中芯+蚂蚁这两位重磅嘉宾。本月16日中芯国际在A股科创板成功上市,上市当天A股股价暴涨200%多;现在蚂蚁科技又传来即将在A股科创板和H股同时上市的消息。那此次58同城私有化退市后会选择A股还是H股,还是两地都会上市,也值得让人浮想联翩。


总结

58同城的私有化退市意味着互联网前浪们的挣扎之举,是从PC互联时代过渡到移动互联时代的必经之路。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那么58同城手上有那么多优质的业务,如果不好好运营、不好好规划,就算选择私有化退市、就算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依旧还可能被更多的互联网后浪们拍死在沙滩上。希望58同城借这次中概股回归的风口,能够再次变回那个神奇的网站。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7807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