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9月,忻口会战结束,日军占领太原。会战结束以后,八路军129师386旅开赴敌后,继续与日军周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386旅迅速发展到3万余人。八路军的壮大引起了日军的注意。1938年4月,日军108师团纠集109、116师团各一部,向晋东南地区的八路军发动全面进攻。
战斗开始以后,386旅旅长陈赓就对日军进行了分析。据他判断,日军的主攻方向为武乡、长乐一线。为何呢?原来,日军奉行“以战养战”的政策。武乡、长乐地区物阜民丰,日军进犯武乡、长乐,可以获得大量物资。后来的历史证明陈赓的这个判断完全正确。4月10日,日军117联队进犯武乡。八路军战士在陈赓的指挥下袭扰日军,日军的机械化程度高,对游击战、麻雀战适应性差。因此,日军很快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最后,117联队决定撤离武乡。就在此时,陈赓下达了追击的命令。4月15日,386旅下辖的771、772团在武乡以南的长乐村追上了正在撤退的日军,双方的激战也由此展开。
战斗打响以后,陈赓命令771团和772团与日军纠缠在一起,以避开日军的飞机、大炮。这一招果然奏效,1500多名日军被包围在狭小的长乐村,进退不得。无奈之下,日军只得给附近的日军发电报,让他们紧急增援长乐村。对于日军的这一招,陈赓早有预料,他命令772团的10连堵截日军的援兵。然而,10连只有100多名战士,根本无力抵挡数百名鬼子的进攻。关键时刻,陈赓向115师的689团求援。689团闻讯,急忙向长乐村方向进军。到达以后,689团随即与日军援兵展开激战。通过此次战斗,386旅歼灭日军2000余人。
战后,386旅在晋东南召开总结大会。在会上,386旅独立团团长王近山做了发言。他说:“此次作战,我军歼灭日军2000余人,是抗战以来的一次大捷。而作为战役的总指挥,陈赓功不可没”。也就是从这时候起,386旅的人坚定了一个信念:八路军中,谁打仗最厉害?那肯定是陈赓。对于大家的溢美之词,陈赓并没有洋洋自得。相反,他继续奋战在抗战一线,并先后取得神头岭、七亘村等战役的胜利。8年后,抗战胜利结束。在祝捷大会上,人们惊讶地发现:八年抗战中,陈赓歼灭的日军最多。于是,他们纷纷说:八路军中,谁打仗最厉害?那一定是陈赓。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75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