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早的能人出现开始,人类在地球上进化至今,已经有大约180万年的历史了,可是,这其中大部分时间里,人类其实都没有太大的进步和发展,虽然后来直立人、智人等接连出现,人类的脑容量也变得越来越大,可是人类的生活方式仍然与动物没有太大的区别,食物的来源只能听天由命,依靠采摘野果和捕猎动物为生。
那么,为何后来人们进入到农业社会呢?一万多年之前,让人类突然开始尝试原始耕种和畜牧的原因又是什么?难道这一切都是巧合吗?
科学家发现地球经历过一场“倒春寒”
通过考古发现,在北半球的低纬度地区,发现了一种本不应该存在的植物化石,这种植物只能生长在寒冷的地区,而低纬度地区的气候并不适合这种叫做“仙女木”的植物生长,这意味着,在大约1.28万年之前,地球曾经经历了一场“倒春寒”时期,让原本刚刚结束冰河时期的地球,再次陷入到一场漫长的寒冷之中。
从时间上推测,当初这场“倒春寒”一共持续了大约1300年的时间,原始人类的生存也因此迎来了巨大的危机,于是,为了生存下去,一些人便尝试着将种子播撒在地上,这便是原始农业社会的开端。
可以说,如果当初没有发生过这场“倒春寒”,或许如今的人类也仍然过着很原始的生活,因为人们在依靠采摘和捕猎就可以自给自足的情况下,是不会为了生存,开始挑战大自然的,开始尝试着自己去创造食物。
是什么引发了“倒春寒”?
科学家经过研究后认为,或许是1.28万年前,一颗陨石撞上了地球,导致地球迎来了“核冬天”,北半球进入到寒冷的“倒春寒”之中。那么,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科学家的推测呢?研究者表示,在地球上,已经发现了很多陨石撞击地球的地点,其中在格陵兰岛发现的一个巨大陨石坑,极可能是这场“倒春寒”最好的证据。
2018年,科学家发现了这处陨石坑,通过检测,它距今大约有1.3万年的历史,而当时这一片土地上,也曾经有人类生活,在这里,考古学家还发现了人类早期的种植业样本,证明这里曾经是人类最早的农业发源地之一。
其实,在人类进化史上,地球的冰河时期与人类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比方说伴随着最近一次地球进入“大冰期”,现代人类的祖先“智人”沿着冻结成冰的海面一路迁徙到世界各地,如果地球一直温暖如春,非洲也一直可以为他们提供充足的食物,或许人类也很难发展到今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75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