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枸橼酸钾钠合剂配方为:枸U酸140克,枸U酸钠100克,枸櫞酸钾100克加至水1000毫升。
2. 纠正酸中毒可给予碳酸氢钠3~10克口服,严重时克静脉注射,严重低血钾时可静脉补钾。
3. 痛风与饮食的关系很大,有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与肥胖测定的各项指标均呈正相关。中医认为“肥人多痰”,故痛风的发病大多与“痰饮”有关。平素过食大鱼大肉(膏粱厚味)、酗酒,使脾胃经常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久而久之,脾胃功能受损,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失调,造成脾胃虚弱。中医认为,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升清是将营养物质输送于全身,降浊是把代谢产物的糟粕排出体外。脾胃受损,清浊升降气机紊乱,水湿内停,湿积为浊,变成湿浊。结合现代医学来看,所说的尿酸就是代谢产物,湿浊积于血脉中就会导致血尿酸增高,形成高尿酸血症;湿浊沉积关节,形成痛风结节、滑囊,蕴结化热,而形成痛风性关节炎;湿浊沉积于皮下,可形成痛风结节;湿浊沉积于肾脏,可导致尿酸性肾病和/或肾结石。湿浊浸淫日久,可导致关节畸形,骨质缺损,甚至引起肾功能衰竭。因此,在治疗痛风应以清除湿浊,活血通络,调整脾肾为大法。急性发作期以湿热下注型和瘀血阻络型多见,迁延缓解期以脾肾气虚或阳虚为多见。前者以祛邪为主,后者以调理脾肾为主。
4. 根据近代研究降血酸药物有土茯苓、萆解、晚蚕沙;溶解尿酸并解除尿酸疼痛的药物有:威灵仙、秦耳、木瓜等;排泄酸性药物有生薏米、泽泻、车前子、茯苓、地龙等;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有泽泻、桃仁、当归、地龙等;对痛风结节,关节变形,可用桃仁、红花、穿山甲、白僵蚕、海桐皮,土鳖虫等;对尿路结石用金钱草、石苇、生地黄、滑石、海金砂等,以上药物可以辨证使用。尽可能不用吴茱萸、五味子、金樱子。
5. 有节制饮食,饮食不宜过饱,避免进食嘌呤类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肾脏、脑、沙丁鱼、鱼卵、豆类、,发酵的食物和大量肉类食物。多食新鲜蔬菜及水果和丰富含维生素的饮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53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