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事实告诉你,老干妈究竟有多厉害

事实告诉你,老干妈究竟有多厉害

01

腾讯追债老干妈

结果你绝对想不到!


这几天,应该没有人不知道腾讯和老干妈的精彩大瓜吧?


这个大瓜上了好几天热搜,反转程度也让人直呼过瘾,一句话概括就是:


假老干妈找腾讯打广告,结果假老干妈没付钱,腾讯错把真老干妈告了,于是真老干妈报警了。


根据警方通告,3人为了骗取腾讯的游戏礼包码去市场售卖获利,伪造老干妈的公章和腾讯合作。



这则新闻听起来就非常荒谬,还是发生在堂堂腾讯身上,虽然不知道有没有后续,反正网友们是不会放过这次狂欢的机会。



连腾讯官方都忍不住自黑一通:


尤其是这条动态,已经成为各家的抽奖地,涌入了上百个官方账号,动态评论突破了31万。



大家都只顾着嘲笑腾讯,却忘了这件事的另一位主角——老干妈。


有个网友说:之前腾讯说老干妈不付广告费,我是绝对不信的——老干妈还用得着打广告?


在中国,8块一瓶的老干妈辣酱,每天能卖出130万瓶;


1年能用1.3万吨辣椒,1.7万吨大豆,年销售额45亿元,15年间产值增加了74倍。


老干妈不仅是中国的,更是全世界的:


美国奢侈品电商Gilt,把老干妈奉为尊贵调味品,一瓶能卖70块人民币;


好莱坞电影明星因为爱吃老干妈,主动学起了中文;


Facebook上有“老干妈俱乐部”,有1万多成员,他们都把老干妈视为自己生命的信仰。



甚至有外国人直呼老干妈为:“中国最火辣女人!”



或许大家都很疑惑,一瓶平平无奇的辣酱,不上市、不贷款、不融资,几乎不怎么打广告,还能做到年销售额近50亿,这发生了什么?


老干妈背后,其实是一个十分残忍的真相:


巨大的成功背后,是巨大的努力。


每个人辉煌的背后,都有你想象不到的苦。


02

卖苦力20年

49岁创业

这就是老干妈的真相


老干妈的创始人叫陶华碧,也就是老干妈商标上的那位女士,她1947年出生于贵州省湄潭县一个偏僻山村。


因为家里穷,她没读过书,大字不识一个,20岁就嫁给了一名地质普查员。


没过几年,丈夫因病去世,陶华碧只能一个人拉扯大两个孩子,外出打工、卖凉粉、工地卖苦力...什么脏活累活都做过。


有时候她挑着凉粉出去卖,想坐公交去远一点的地方,驾驶员经常不让她上车,嫌她的担子占地方。


无奈之下,陶华碧常常挑着七八十斤的担子,走到5、6公里外的市场售卖凉粉,卖完后已经是后半夜,她再一个人走路回来。


由于做凉粉常年要接触石灰,她的手一到冬天就会脱皮。


年轻时的陶华碧


这样苦熬了10几年,42岁那年,陶华碧终于攒够了钱,在路边开了个专卖凉粉和冷面的饭店,终于不用再到处跑了。


说是“饭店”,其实只是陶华碧捡来几块油毛毡、石棉瓦,用砖头搭起的“路边摊”,餐厅的背墙就是别人家的围墙。


由于旁边有当地几所中专学校,陶华碧的生意还不错,不少学生都来吃她的凉粉。


陶华碧很善良,有些学生家里穷吃不上饭,陶华碧就让他们先赊账,有钱了再还,后来看他们实在困难,干脆都销账了。


就这样,陶华碧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大家都开始喊她“干妈”,这就是“老干妈”名字的由来。


除了做凉粉,陶华碧还会自己做点麻辣酱,让客人可以用来拌凉粉,客人想要还免费送。


但没想到,不少客人对凉粉没兴趣,对陶华碧的麻辣酱倒是情有独钟,很多时候凉粉还有剩,麻辣酱都被抢光了。


很多外地的司机,甚至专门开车过来,就为了尝一尝她的辣酱。


有一天中午,陶华碧发现自己的生意特别冷清,就关了店到处走走,发现周围十几个凉粉摊都生意火爆,一看才发现,他们用的都是自己的麻辣酱。


陶华碧很生气,你们怎么能拿我的东西抢我的生意?决定再也不免费提供麻辣酱了。


周围的摊主没了陶华碧的辣酱,生意一落千丈,纷纷跑来劝她:你还做什么凉粉,干脆专门做辣酱!


连街道办的工作人员也跑来劝说她,但陶华碧就是不同意。


她不是不想赚钱,而是放不下那些学生,她说:“我这小店关了,那些穷学生到哪里吃饭?”


后来那些工作人员回忆,陶华碧一说起这件事,甚至还会流眼泪。


最后,还是那些被陶华碧照顾的学生出马,才说服了她。


1996年,陶华碧借用了村委会的两间平房,办起了一个加工辣椒酱的厂子,名字就叫“老干妈”。


有人说产品要有辨识度,陶华碧想了想,就拍了张自己的照片印在瓶子上。


就这样,我们熟悉的老干妈,诞生了。


这一年,陶华碧已经49岁了。


03

累到肩周炎

上门推销却被辱骂


虽说老干妈辣酱终于诞生了,但它并不是一下子就达到今天的地步。


陶华碧吃过的苦头,真的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


所谓食品加工厂,不过就是一个小作坊,设备非常简陋,所有工序都要靠手工完成。


做辣椒酱,就要捣麻椒、切辣椒,这是当时谁都不愿意做的苦差事,因为溅起的辣椒末会呛得眼睛不停流眼泪。


陶华碧就亲自动手,一手一把菜刀,双手翻飞,一边剁还一边念叨:“我把辣椒当成苹果切,就一点也不辣眼睛了,年轻娃娃吃点苦怕啥。”


有了老板带头,员工们也纷纷跟着剁辣椒,但陶华碧付出了身体过度劳损的代价:


因为剁了太长时间辣椒,她患上了严重的肩周炎,10个手指的指甲因为长期拌辣酱而全部钙化。



产品做出来了,陶华碧却找不到合适的玻璃瓶装辣椒酱。


她跑去贵阳市第二玻璃厂寻求合作,对方一年产量1.8万吨,根本看不起陶华碧这几百个的小订单。


陶华碧很不服气,她和厂长磨了几个小时:


“哪个娃儿是一生下来就一大个哦,都是慢慢长大的嘛,今天你要不给我瓶子,我就不走了。”


厂长没办法,只能允许她每次来厂子捡几十个瓶子回去用,其他一律免谈。


陶华碧很满意,老干妈辣椒酱终于出炉了,一上市就被一扫而光。


厂子周边的饭店都用起了老干妈,市场开始饱和,陶华碧又琢磨着要扩大市场。


她一没渠道二没经验,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背着几瓶老干妈辣酱,见到饭店和小卖部就进去推销。


人家没见过这玩意,很快就拒绝了她,陶华碧拍着胸口说:“你先拿去卖,卖出去了再给我钱,卖不出就送给你!”


对方半信半疑,这才答应试试看。


仅仅一周后,那些小卖部和饭店都纷纷打来电话——“你那里还有多少辣酱,有多少我就要多少!”


就这样,老干妈的生意越做越大,从贵州走向全国,后来更是传遍了世界。


04

有华人的地方

就有老干妈


老干妈在国外有多火?


出演过《大黄蜂》的WWE巨星约翰·塞纳是老干妈的忠实粉丝,他每一顿饭都要搭配老干妈。


吃牛排要吃老干妈、吃西兰花要吃老干妈,拍完戏回到酒店还要拿起老干妈表达一下喜爱。



因为老干妈,他还学起了中文,时不时就在自己的推特用中文花式吹捧老干妈。



在美国亚马逊,一瓶280克的老干妈要卖8.98美元(大概63元人民币)。



底下绝大部分都是五星好评,外国人还变着花样来吹捧老干妈。



Austin Baldwin:


我觉得老干妈是中国卖到美国的最好吃的食物,有一股烟熏味、脆脆的、辣辣的、油油的,每方面都太完美了。


Catherine Brady:


我定了9瓶老干妈,收到包裹时简直激动的要死!


G. Day:


我十分痴迷辣酱,而且吃了有超过50年了,这期间我吃过许多不同的辣酱,但是没有一款比得上老干妈。


Facebook上还有个“老干妈俱乐部”,有1万多成员,成员来自世界各地,他们都把老干妈视为自己生命的信仰。


协会会长


有个网友在欧洲工作,去了欧洲不少国家,发现不管是什么超市,都有卖老干妈。


他非常好奇,就问超市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说:“来问这款辣酱的人太多了,所以干脆进货了。”


他还发现老干妈总是放在货架底层,显眼位置都是别的品牌,觉得很奇怪,又问了那个工作人员。


那工作人员耸耸肩:“反正老干妈放哪里都有人买,别的品牌不放显眼点就卖不出了。”


难怪有人会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老干妈。”



05

成年人的努力

都是无声无息的


现在的老干妈陶华碧,已经把企业交给儿子打理,平时最喜欢做的,就是坐着劳斯莱斯去找几个老太太打麻将。



或许很多人会羡慕她现在的生活,但不要忘了,她曾经走街串巷卖了20年凉粉,曾因为剁辣椒弄得肩周炎,现在10个指甲都钙化了。


为了推销自己的辣椒酱,她还忍着烈日和别人的白眼,一次次走进别人的饭店推销。


很多人平时浑浑噩噩,然后看着别人平步青云,很疑惑他们怎么能这么幸运。


其实这群人也没有什么秘密,无非就是对自己足够狠。


为了做成一件事,他们能付出120%的努力,不偷懒、不矫情、不放松,不找任何借口。


比如李佳琦,一年365天做了389场直播,6小时试189支口红,试到最后嘴唇开裂。


还有薇娅,17岁开始开服装店,巅峰时期有7家店面,为了创业做淘宝,25岁关闭所有线下门店,卖了3套房,最后赔了600多万。


有人说,成年人的崩溃都是无声无息的。


其实,成年人的努力,也是无声无息的。


如果你付出了无声无息的努力,可能就避免了无声无息的崩溃。


加油吧,年轻人。

喜欢的话,点个关注

越南博主抄袭李子柒,被千万人点赞:原来李子柒是“越南人”啊

看了印度辱华最嚣张一幕,你就知道中国牛逼在哪了

舔手袭胸强吻,当众性骚扰女星:博士学历也救不了你的猥琐本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5132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