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叮当派好习惯
叮当派好习惯,持续推送教育热点、好习惯养成方法、学习干货等丰富内容,助力3-12岁儿童“学习、情商、性格”三方面优化!欢迎转 发、收藏本文~
叮当派好习惯小编某天在餐厅目睹隔壁饭桌母子的情景。
饭桌上,一位4岁的孩子厌倦地用筷子拨弄着碗里的米饭和碗里仅有的一块猪肉。
“妈妈,我不想吃猪肉,不好吃!”
“不好吃也要吃,猪肉有营养。”
“我就是不想吃嘛……”
“别说了!让你吃就吃,别啰嗦!”
妈妈直接发飙了,朝孩子大吼大叫。
小男孩低下了头,用筷子“扒”着米饭,几粒几粒地往嘴巴里送。
妈妈叹了一口气,缓和了态度说:“你如果把这碗饭吃完了,我就给你买个雪糕。”
“好!”小男孩来了兴致,但是——吃了几口后,速度又慢了下来,“妈妈,我想去拉粑粑……”
“你再闹?看我不打你!”妈妈的火爆又被点燃了,伸手去打了孩子的手两下。
“我喂你吃得了,这么磨叽!”
随即抓起孩子的饭碗,直接喂孩子吃饭。
孩子再也没敢提上厕所,而是木讷地坐在椅子上,静静地吃着妈妈喂的饭。
吃饭本应该是一件十分愉快和享受的事,怎么让孩子感觉在受罪?
孩子挑食的主要原因
1.家里的食物品种少,孩子吃腻了
孩子和成人一样,需要丰富的食物。
怎样鼓励孩子吃丰富的食物呢?
最好的办法是小量、反复地给孩子提供某一种新食物。
有一个研究让从没吃过豆腐的孩子尝试吃豆腐。
大概反复、少量吃上8-15次,孩子会开始主动愿意吃豆腐。
但是对豆腐的烹饪法有自己的偏好。
那些更多吃甜食的孩子,喜欢甜的豆腐;
更多吃清淡味道食物的孩子,喜欢不放调料的豆腐。
孩子的基本口味偏好可以通过训练养成。
如果你希望孩子少吃甜食,平时饮食中需要注意减少食物的甜度。
图片来源:叮当派好习惯
2.孩子的味觉非常敏感,尤其是对新食物的质感和味道
很多孩子会更倾向吃原来已经吃过的、熟悉的东西,尤其是当父母不在身边,或者去不熟悉的地方吃东西的时候。
这是进化中的一种自我保护心理机制。
当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孩子选择自己熟悉的东西吃,会避免掉很多危险。
挑食的情况一般会持续一段时间,不同孩子挑食的时间长度不同。
3.孩子对食物的态度可能受到家里大人的影响,产生抗拒的心理
孩子虽然只是个小人儿,但是也有自尊和自主选择权。当我们生气地、唠唠叨叨地,甚至骂骂咧咧地逼孩子吃饭时,践踏的是孩子的自尊。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不想做某件事,却迫于权威而被逼去做,你自己是什么感受?
孩子生来就有一套生理机制,知道自己要吃什么、吃多少,有专家认为,这是一套”满足正常生长发育需要的精妙的生理机制”。如果孩子饿了,他自己会抢着吃;如果孩子不饿,逼着他吃反倒是各种不利。
不是吃得越多越好
《美国儿童营养学家Nancy Krebs曾经警告父母们:多数孩子都很清楚自己需要吃多少。
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人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基因遗传下去,所以他们的身体机制就是摄取符合身体生长的营养让生命延续,注意是“符合身体生长的营养”,而不是越多越好。
图片来源:叮当派好习惯
所以,排除疾病或服用药物外,当一个孩子胃口不良、出现厌食,其实也是孩子的身体机制在起作用——比如某种食物营养摄取过多了而其他营养摄取不足,身体需要丰富的营养而不是单一的营养;或者是总体的食物食用过多了,肠胃需要自我修复一下。
除此之外,有不少父母担忧孩子太瘦了,就觉得孩子肯定是吃得不够。
其实孩子瘦小,并不意味着不健康,只要孩子的体重稳定而不是持续往下掉,父母便不用担心。因为瘦或胖的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体质。
叮当派好习惯专家:孩子挑食,父母可以这样做
叮当派好习惯健康专家认为: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到,孩子偏食可能是因为大人的原因,为了预防与纠正宝孩子偏食,需要家长尤其父母在自己身上多下功夫。
第1招:让孩子经常接触新食物
不定时给自家饭桌上来点新花样,同时保持良好的用餐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饮食习惯。
图片来源:叮当派好习惯
我们还可以学习马来西亚的妈妈Lee Samantha擅长用最普通的食材,做出独一无二的趣味美食!
简单的番茄意面,在她的巧手下,变身为有趣的“登山图”;
家常的白米饭团,被她打造成ROCK十足的DJ miffy兔;
普通的牛角包加上一些水果摆盘点缀,就成了栩栩如生的“小龙虾”……
以上图片来源:Lee Samantha
这样有趣的菜肴,孩子能不喜欢吗?
第2招:让孩子感受食物的乐趣
5岁以上的孩子,就可以让他一起参与到食物的准备过程中来。
带孩子一起选购食材时,给他一定范围内的选择,“这里的菜心、西蓝花和南瓜都很新鲜,你晚餐想吃哪一个。
准备食物时,也可以让宝宝来帮忙,比如洗番茄、搅拌鸡蛋。吃饭时还可以让孩子选择健康的调味酱汁来蘸食物,比如奶酪、自制的番茄酱、果蓉等,这样宝宝会觉得很有趣,自然而然吃得就多了。
图片来源:叮当派好习惯
第3招:提供与年龄相应的食物分量
没必要一定强求孩子每顿都吃那么多,只要能保证营养均衡即可。
要保证三餐规律,一日三餐的时间应相对固定,做到定时定量,进餐时细嚼慢咽。不节食,不暴饮暴食。
图片来源:江苏疾控
要每天吃早餐,早餐应包括谷薯类、肉蛋类、奶豆类、果蔬类中的三类及以上。午餐要吃饱吃好,晚餐要适量、清淡一些。早餐、午餐、晚餐提供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30-40%、30-35%。
来源:叮当派好习惯
第4招:为孩子选择健康的零食
零食也有好坏之分,事实上有很多健康的零食都有着孩子必须的营养素,比如坚果、葡萄干、水果等等。营养专家也曾做过相关的调查,他们发现孩子从零食中获得热量占据总热量的20%,维生素占15%,矿物质占20%,元素铁占15%。
当然这里叮当派好习惯也必须说明:父母可不能直接用各种零食替代孩子的日常主食,购买零食时也应避免过多的添加剂。
另外还有很多零食有着不错的开胃之效,比如山楂糕、酸枣糕等等。
END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49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