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 > 控制血糖:你真的会“吃饭”吗

控制血糖:你真的会“吃饭”吗

很多糖尿病患者应该都存在着这样的困惑吧。从被诊断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时,就会被告知在饮食上要注意了。在大多数人的意识里,只觉着吃的东西不含糖就可以了,对于其他的问题并不在意。其实不仅血糖达标,血糖波动小,也会减少对血管的损害,因此减少或延缓并发症。在糖尿病的管理中,饮食控制是重要的措施之一。那么就来说说饮食的那些问题吧。

1.不吃含糖的食物血糖就低了?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不含糖的食物不会引起血糖的升高,其实不然。很多碳水化合物,我们的主食如米饭,馒头,其次土豆,红薯,芋头等,在肠道消化吸收后造成血糖升高。其实包括土豆/红薯等的食用量也应算在我们的主食量之中,从而保持每天每餐的主食含量基本相同,避免血糖大幅度波动。平常有些人会吃一些不含糖的苏打饼干,认为这些食品不会影响血糖,其实我们被表面蒙蔽了,大多饼干基本是由面粉制作而成,会被我们的身体分解产生葡萄糖而吸收,最终造成血糖受到影响,所以想要吃点饼干作为零食的人可以在两餐之间少量食用,并减少下一餐相应的主食量。

2.主食一点都不吃?

虽说极少的主食摄入会降低血糖水平,但这并非长久之策。我们身体能量的供应(尤其大脑)主要依赖葡萄糖代谢产生的能量,而葡萄糖的来源主要依赖于主食的摄入,因此主食摄入不足时,机体能量供应不能得到保证,从而影响工作生活状态,不建议极少碳水化合物摄入或不吃主食的情况。合理的膳食不仅为机体供能,还为身体提供营养,因此进行饮食控制的人群,应每天尽量保证主要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均衡摄入。那么即使有了糖尿病,也不是啥都不能吃 ,只要你合理分配,合理的替换,也是很有口福的。

3.仅仅控制营养物质量的摄入?

糖尿病的管理需要多项措施进行综合管控,血糖/血脂/血压一个都不能少。为保证各项指标达标,平常保证定时定量进餐,蔬菜水果/坚果/食盐/酒精摄入量也应算在总量内。可适量增加新鲜蔬菜的量而减少一定主食量,食用坚果的人可适量减少炒菜用油的量。盐的使用不合适常常影响血压的达标,因此每人每天盐量不应超过6克(也应包括调味品),可通过定量小勺轻松掌握盐量,尽量减少盐摄入而增加钾摄入。酒精是另一影响因素之一,一般不推荐糖尿病病人饮酒,若饮酒的话应该计算酒精中所含的总能量;女性一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克,男性不超过25克,15克酒精相当于啤酒350ml,葡萄酒150ml或蒸馏酒(白酒等)45ml,并且每周最多2次,不可贪杯呀。

4.水果还吃不吃?

因为水果中含糖,很多人会望而却步。其实在血糖控制比较好的情况下,可以在两餐之间增加少量水果,并把水果的能量计入一天的饮食总量之中。简单操作,可根据水果甜度对水果进行分割,甜度高的一小口尝鲜,甜度低的1/4或1/2量足够,一定适可而止,别让长久血糖达标的好状态付诸东流。

5.餐后的血糖好高呀?

很多人会有餐后血糖明显升高的情况,而每个人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在其中影响不少。前面我们说到饮食的平衡,均衡三大营养物质的摄入,保证食物的多样性,定时定量进餐,可减少因饮食结构变化减少餐后血糖的波动。其次延长每次进餐时间;吃饭时主食放在吃菜之后或与菜混着吃都会使血糖缓慢升高,减少餐后高峰的出现。

很多时候,总以为血糖高了加片药似乎就能解决,然而饮食控制是药物使用的基础,因此血糖控制不好的人,做好饮食的管理非常必要。由于1型糖尿病患者几乎不能分泌胰岛素,饮食控制将更加注重精细化,保证定时定量进餐,以保持血糖平稳。希望所有糖尿病人都能以极强的自制能力做好饮食管理,辅助于降糖药物治疗,从而使得血糖得到平稳控制,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3806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