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广岛蘑菇云
当两颗原子弹以精美的弧线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时,日本此前的"一亿玉碎"的计划再也无法继续实行下去。看着广岛和长崎成为两座废墟,日本皇室终于按耐不住,裕仁天皇与大臣多次会面最终决定,放弃抵抗,宣布投降。1945年8月15日,裕仁天皇的"玉音"通过广播传向全日本,听了消息以后,国民们表现得十分悲伤绝望。但这绝不影响她们内心庆幸,因为她们的丈夫和孩子终于要回家了,而这种喜悦只能在自己家中表现。
同样地,中国人民也在发自内心的庆幸,只不过那种欣喜不需要隐藏。这个胜利来得太过突然,更让人深感胜利来之不易,相比之下,痛哭更能比欣喜释放十四年来的压抑与痛苦。我们中国在黑暗和绝望的时期里,多年奋斗的信念,终于在今天得到实现。随着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在我国土地上的军队大多都接受了当地的招降,放下武器停止抵抗。但是,此时此刻仍然有一支日军不识时务,仍然冥顽不灵。
裕仁宣布投降
9月2日,日军签署投降仪式后,朱老总当即发出命令,向附近的日伪军发出通牒,限令他们立刻缴械投降。而新四军也不出意外地收复了华中敌占区的大部分地区,但是,唯有位于苏皖军区的高邮地区仍然被日伪军强占。高邮,自古以来就是个战事重地,它北靠两淮,南临扬州,东接水网田畴,西倚运河,邵伯湖。且城墙高耸威严,外有护城河环绕,可以说是易守难攻之地。
只是,日军大势早已远去,剩下几个过街老鼠在此招摇过市,他们的勇气到底是从何而来的?原来啊,驻扎在此地的日伪军,早就将原驻扬州的日军第90旅团1000人,以及伪军第二方面军一部调至高邮,使得高邮的日伪军一下增至7个团5000余人。借着高邮地势险恶,易守难攻,这仅存的日伪军还是抱着卷土重来的期待,妄图负隅顽抗,蜉蝣撼树。
高邮战役
同年12月,新四军华中野战军粟裕司令亲自指挥,发动了对日军的最后一次重大战役——高邮战役。但在当时,我军还没有十足的把握在短时间内收回高邮,毕竟城内5000名日伪军装备齐全,且有国民党的暗中支持,所以这次的任务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只是,让日伪军意想不到的是,这胜利女神总是站在人民军队那边。12月19日,落日的黄昏伴随着朦胧细雨,于是,我军决定在这特殊的环境下发起进攻,打他个措手不及。
粟裕
这一战,粟裕司令亲自部署指挥,采取了"围三厥一"的战术,集中火力,兵力,从东,北,西三面进攻,并将日军赶入南方,最后包围歼灭。而在战前,我军同时也动用一系列心理战术,发起心理攻势,企图瓦解日伪军。当时,我军印刷了大量的传单,有中文的,日文的,有文字的,还有图画的,并且由战士们将这些传单射进城内。当然,这些战术十分有效,毕竟城内有一部分伪军,而当传单出现在他们面前时,城内的日本士兵不出意外地开始动摇。
虽说,心理战术起到很大的作用,可这块“硬骨头”还是花了老大的力气才啃下来。当时,有一位跟随新四军的随军记者——姚世虎,据姚记者的记录可以看出,当时的战况十分惨烈"从25日夜晚开始,军炮兵团在东,西,南三面各自配合,形成火力攻势。而第8纵队的第64,66,68这3个团,分别以三个方向,向高邮城发起进攻。"战斗一直持续到26日下午,我军终将日军司令部包围,日军眼看大势已去,驻高邮地区的日军司令官岩崎大佐,只得缴械投降。这一仗,终于成功打了下来。
据姚记者战后回忆道"从19日到26日,这场战役仅仅进行了一星期时间,可付出的代价却是十分惨痛的"。那一战,我军以微弱的优势取胜,人民军队以伤400余人,亡200人的惨痛代价攻克坚城,歼敌5000余人,其中包括日军1100余人,缴获各类火炮80门,枪支6000支。这次战役以少胜多,缴获战利品之丰富,也是华中战场上为数不多的几次。
后来,姚记者回忆说"我亲眼看到,一整个连的人民战士,杀敌到最后只剩下一个班,子弹也打完了,炸弹也轰完了,战士们就与日伪军肉搏,厮杀时连刺刀都折断了,终于我军拿下高邮,他们出城投降了"。幸好,我们胜利了,日本人,终于赶出去了。为了纪念最后一战,纪念战士逝去的英魂,高邮修建了革命烈士纪念馆,这里也是高邮市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基地。
战利品
高邮这一战,不仅仅意味着拔除日寇,更粉碎了蒋介石利用高邮锁住华中解放区的阴谋。这场战役,是每一个人民战士用鲜血,用生命换来的,我们理应向每一位抗日战争的勇士们致敬。
正所谓"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最美的江山,还需最无畏的我们守护。
参考资料:《高邮战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您的关注,评论和点赞才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了解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枕上书史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29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