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淮海战役中,黄维兵团有多难打?中野根本打不动,全靠华野来增援

淮海战役中,黄维兵团有多难打?中野根本打不动,全靠华野来增援

淮海战役,解放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战略决战。解放以60万军力,对决国军80万兵力,战役从1948年11月6日开始,至1949年1月10日结束,历时65天。关于淮海战役的惨烈程度,如今人们是难以想象的。

我们历史教科书中在评价淮海战役时,用了这样两句话,“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 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的第二个战役。”短短两句话,足以说明淮海战役在解放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作为淮海战役总前委之一的刘伯承,晚年从不提淮海战役,女儿很好奇地问:“淮海战役打得那么漂亮,怎么从未听父亲在我们面前提起过呢?”刘伯温叹息地回答道:“那场战役结束后,我梦见千百万年轻寡妇找他要丈夫,无数白发老人找我要孩子,我心里不安,所以根本不愿去想、更不会去谈起那场战役了。”

在淮海战役过程中,有很多经典战斗,围歼黄维兵团就是一场苦战。歼灭黄维兵团是淮海战役的第二阶段,当时我方的参战兵力组成是中野全军和华野五个纵队外加特纵一部。 1948年11月23日,黄维十二兵团在中野的节节阻击下已进至南坪集。此时,黄百韬兵团覆灭,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结束。

中野认为自己的机会来了,“我们啃了这么久的骨头,也应该吃吃肉了。”黄维十二兵团原来任务向徐州方向靠拢,支援黄百韬的七兵团。然而,随着黄百韬七兵团23日被消灭后,黄维很清楚继续执行原来的任务没人任何意义,同时黄维已经察觉中野的企图,趁机将原攻击队形收缩为防御队形,中野乘机完成对其完成合围。

黄维善于打硬战,而且忠诚度很高,这点也得到了解放军的尊重。11月25日,中野对黄维兵团发起攻击,短短两天就损失惨重。中野方面在给中央的战斗总结中也承认黄维兵团的战斗力,“在这两天战斗中,对敌混乱估计过高,对敌防御能力估计不够,作战又过于勇猛,伤亡最大,收效甚小。”

这两天战斗中野可谓拼尽全力,豁出老本也吃不掉黄维兵团。鉴于黄维兵团确实难以啃下,中野方面给上级的电报请示,“加上华野七纵及炮兵(特纵)配合,全歼该敌确有把握,但须十天左右时间才能完成。原来根据敌人总突围及廖运周起义的情况,估计可以迅速解决战斗,此种情况业已改变。”

后面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粟裕于当年12月10日向中央提出建议,再抽调华野三个纵队以及特纵大部,加上原来的两个纵队,全力支援中野攻打黄维兵团,至12月15日,黄维兵团被消灭。纵观整个淮海战役,华野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刘伯承的儿子刘太行回忆他父亲曾说过这样的话,“淮海战役主要还是华东野战军打的。我们中野武器装备差,兵力少,打黄维时是瘦狗拉硬屎,幸亏有粟裕派来部队及时支持,否则我们中野打光了也打不下来。”

参考资料:《淮海战役》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2773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