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作者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孩子做事总是走神,学习分心,做事不专心?孩子没有专注力?其实不然,孩子是天生就具有专注力的。首先让我们来看个案例。
l 案例
5岁的彤彤正在桌上专心的玩积木。妈妈过来了,彤彤饿了吧!赶紧吃个面包吧!孩子没有理妈妈,过了一会儿,妈妈又端着水杯走到彤彤的面前,彤彤渴了吧!
赶紧喝口水吧!孩子拗不过,只好接过水杯喝两口,再又过了一会,妈妈又走到孩子跟前,对着孩子大叫道:不要,不可以抽这一块,应该抽另一块积木,不然就全塌了。
孩子干脆将积木打倒了,妈妈以为孩子生气了,连忙安慰道:宝贝,我们不玩积木了,妈妈陪你看动画片......
到底应该如何保护孩子的专注力,让孩子能够无论是在学习上,事业上都能更加专注呢?首先我们就要先知道“专注力的认知神经机制”是什么?
l 专注力的认知神经机制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故事:
- “鸡尾酒效应”
想象一下,你正在为孩子办一场室内生日聚会,在聚会现场,霓虹的灯光,有人在碰杯畅饮,有人在放声高歌,并且现场还有乐队在奏演。在一个环境如此嘈杂的地方,你依然能够很清楚的听到身边的人在说什么。这不仅仅是因为你们距离离得近,更为重要的是,当她在说话时,你将注意力专注在了她的身上。这就是著名的鸡尾酒效应。
- 什么是专注力的认知神经机制呢?
专注力的认知神经机制指的是个体用来分配有限信息的处理能力的选择机制。
就拿上面的这个例子来说,为什么在这么嘈杂的环境下能够清楚的听到你说的话,就是因为你将注意力专注在了她的身上。这种专注的注意力让你过滤掉了一些嘈杂无用的信息,从而将有效的与自己的认知资源都集中在她的身上,然后对她的信息,声音进行寻找,分析,最后做出反应。
因此专注力指的是,孩子选择性的会专注某些感受到的信息,这些关注的信息可能是主观感受,也可能是客观事实,并且能够忽略同时收到的其他信息。
开头的彤彤也是一样,因为她将注意力放在搭积木这件事情上,因此她会在搭积木的同时忽略掉妈妈给出的一些信息,从而能够更加的专注。而如果外界总是干扰,妈妈总是给孩子传达各种无关信息时,这无疑会破坏孩子的专注力。
那在生活中父母应该如何判断孩子的“专注力的认知神经机制”的强弱呢?
l 孩子“专注力的认知神经机制”弱的表现
1. 不注重细节
都说细节决定成败,但在生活中不光是孩子,很多的大人都不注重细节。而孩子如果有不注重细节,经常性的因为粗心大意导致的错误,这就是“专注力的认知神经机制”弱的表现。比如:孩子考试审题不清,开卷带错书本等。
2. 丢三落四
很多的孩子都有丢三落四的毛病,但家长们都往往将其归咎于孩子的记忆力不好,其实往往不是因为孩子的记忆力问题,而是孩子对这件事情的注意力不够,从而经常性的丢东西。
3. 容易被外界干扰
外界一有点声音,孩子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被转移,这就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俗话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句话强调的也就是读书时应该专注读书,不被外界干扰。
4. 作业经常无法按时完成
孩子总是抱怨作业多,做不完,家长们以为是孩子在找借口,想偷懒。但更为主要的是孩子专注力不够,无法长时间的专注,从而效率低下,花费的时间自然就多,从而导致孩子作业经常无法按时完成。
孩子“专注力的认知神经机制”弱,就会导致孩子的专注力不足,从而导致学习做事效率低下。那父母们应该如何提升孩子的“专注力的认知神经机制”,从而提升专注力呢?
l 孩子“专注力的认知神经机制”弱,父母应该如何解决?
研究机构的调查显示:孩子越小,他的专注力时间就会越短。一般10岁以上的孩子才可能做到40分钟以上的专注。
因此父母应该从小保护孩子的专注力,因为孩子天生是有专注力的,但是很多的父母往往就是因为不懂得保护,从而让孩子长大后丧失了这种能力。具体要如何保护呢?
1. 大声朗读
英国喜剧教育学家认为:出奇的专注练习可以从人类与生俱来的3觉开始练起,也就是听觉、视觉、触觉。
而大声朗读很好的囊括了其中的两项,很好的锻炼了孩子的口,耳,眼和脑的相互协调作用。
在孩子大声朗读的过程中,让孩子学会不读错,然后不丢字,并且流畅的朗读,而要完成这些孩子就必须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从而做到提升孩子的专注力的认知神经机制,最后达到提升孩子专注力的目的。
2. 分割时间
因为孩子小的时候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所以家长应该学会将时间进行分割成小块,让孩子在这些小块时间内做到专注,从而提升效率。
这里就可以用到著名的“番茄工作法”了,虽然这个方法最早被用在工作上,但对于孩子依然适用。
具体做法:将一个小时分割成为2个学习的25分钟和2个休息的5分钟,然后在学习的25分钟内,孩子必须保持专注于学习,不可做任何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而在刚强度的25分钟后,让孩子进行短暂的5分钟休息,让孩子在下一个25分钟能够更快的集中注意力。
总而言之,孩子专注力的作用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小时候的学业,还是长大后的事业,都离不开它,因此,父母应该从小保护好孩子的专注力,并加以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孩子的效率,孩子才能有一个美满的人生。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98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