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心育儿说(此文为原创 ,版权归属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本文约1342字,阅读全文约需3分钟)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拼爹”这个词语带有了一丝嘲讽的意味,常常用来形容熊孩子仗着父亲的权势无法无天。然而最近网上流传的一组照片却引来网友的纷纷点赞,人们被这位年轻父亲的文明举动和教育理念所打动,赞叹这才是真正的“拼爹”。
照片中一位父亲带着自己可爱的女儿等待地铁,由于不是高峰期,车站中等车的人并不多。但是这位爸爸还是带着女儿站到了黄线之外,站姿笔直,规规矩矩。没有拿出手机刷新闻,也没有左顾右盼,更没有要求女儿和自己一样遵守规则。
让人惊讶的是,小女孩看到了爸爸的举止,自己也乖乖的站到了父亲的身后。随后可能是有些费解和好奇,她悄悄探出身子看了看爸爸,发现爸爸并没有改变姿势,小女孩又默默地退了回去,学着爸爸的样子排队等车。
在接下来等车的几分钟时间里,虽然女孩因为年纪太小,有一些微小零碎的动作。但是看到爸爸依然维持着规矩的站姿,女孩也没有挪动过位置,一直乖巧的排在爸爸身后。
这组照片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父女二人的行为引来网友的热议和点赞。有人说从这位父亲的身上学到了榜样的力量,还有人说这才是真正的“拼爹”。
在物质生活飞速提高的今天,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严格,懂规矩、守礼仪才是一个人的素质体现。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呢?
孩子的教养,还是得看家长的教育
1、正面的示范。
就像照片中的这对父女一样,家长的正面示范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幼儿懵懂单纯,不具备完善的思维能力,也不能明确的判断是非。孩子的言谈举止常常是在模仿父母的行为,所以如果想让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家长应该首先做好示范。
2、引导孩子尊重规则。
家长应该把社会中约定俗成的规则明确告知孩子,比如不能在公共场合喧哗、不能随地乱扔垃圾、不能对他人没有礼貌等等。家长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引路人,应该明确地把相应的规则传递给孩子,而不是等孩子犯错后纵容包庇。
3、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引导孩子理解他人、尊重他人。为孩子种下善良的种子,用爱和善意去面对世界。看到老人、孕妇等需要帮助的群体时积极的给予帮助,比如让座、指路等等。
英国著名文学家塞缪尔·约翰逊说过:“榜样具有良好的感染力,与其发号施令,不如身体力行。”
在亲子教育中也同样如此,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无须把道理喋喋不休的重复,只要自己做出正确的榜样,孩子自然会受到父母的影响,模仿父母的行为。
家长在关注孩子学习和成长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有关教养的引导。一个有素质、有教养的孩子,才是真正的优秀和富有。家长应该从日常小事着手,给孩子做出正确的示范,引导孩子心怀善意、尊重规则,成为一个文明礼貌的人。
这里需要提醒大家:家长的教育应该以孩子的安全为前提,不能忽略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在教育孩子助人为乐的同时,也要告诉孩子量力而行,自己不能胜任的事情可以求助父母和警察叔叔。
大家对于这组引爆网络的父女图片是如何看待的?您在日常生活中也像这位年轻爸爸一样为孩子做出榜样了吗?欢迎分享您的故事。
我是一名3岁宝宝的妈妈,也是一名高级育婴师。
如果您对“育儿知识”感兴趣,请关注我@小心育儿说 会持续为大家提供这些知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90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