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毛泽东的别样生日,看了让人心酸

毛泽东的别样生日,看了让人心酸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清光绪十九年农历十一月十九)出生于湖南湘潭县韶山冲。

毛泽东早年求学、革命,转战南北,出生入死,所以很少过生日。从毛泽东的个性来看,平常生活方面很不讲究,也讨厌传统过生日等这些繁文缛节,不想把精力放到这些“小事”上,日夜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操劳。

但是步入晚年后,毛泽东也开始注意自己的生日。但毛泽东的生日没有固定形式,也没有那些三拜九叩的大礼,也不接受送礼,比较随便。

194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50岁生日。按照中国的习俗,50岁是大寿,理应好好庆贺一番。于是党内一些同志提议为他做寿,同时宣传毛泽东思想。当把大家的想法告诉毛泽东后,毛泽东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说现在正是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际,不能为他祝寿。

毛泽东作为党的领袖,拒绝为自己做寿,“怕生出不良影响”,但他对许多老同志的生辰却记挂在心,如对吴玉章、林伯渠、朱德、徐特立等,用书信、题词或其它形式热情祝寿。

1944年,党中央专门为56位50岁以上的老同志举办了一次集体祝寿活动。接受祝寿的有全杨家岭56位50岁以上的“寿星”,这些“寿星”从伙夫、马夫到毛主席、朱总司令。这是毛泽东第一次“真正”过生日,但这一次生日是与众寿星共同过的。当时年龄最大的“寿星”为徐特立,68岁;朱德58;毛泽东51岁。  

解放后毛泽东过生日比较随便,不需要提前做准备,也不特别请人参加,多数情况下是请工作人员一同吃个饭

1952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的59岁生日。这天上午,毛泽东醒来后似乎想起什么,吩咐卫士叫来他的保健医生和行政秘书王鹤滨,陪他吃饭。

这天毛泽东的饭桌上比往常“丰盛”,有几碟小菜,有酱菜、辣椒、腐乳和酱牛肉,与往常不一样的是多了一盆刚煮好的清汤白面条,而且还有葡萄酒。

毛泽东很高兴,招呼王鹤滨等入座。并且举起酒杯微笑着说:“王医生,来,干杯!今天是我的是生日。”说完,与王鹤滨碰杯而饮。

王鹤滨这时才知道毛泽东请他陪吃饭的原由,心中十分激动,赶紧说:“祝主席身体健康!长寿!”说完,一饮而尽。

毛泽东喝了一口酒,说:“王医生,咱们不祝寿,但是可以吃清汤面,是吧!”毛泽东拌着小菜吃得很香,高兴地对王说:“做寿是不会使人长寿的,对吧!人活百岁就不得了喽!”

195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的六十岁生日。按中国人的习惯,六十岁是人生大寿。当天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为了表达对毛泽东的崇敬之情,提出给毛泽东过寿。毛泽东同意了大家要求,特别叮嘱别忘了告诉烧锅炉的工人和秘书同志们,请他们一起来。

而当天的饭菜,也只是“四菜一汤”。当天“过完寿”,毛泽东就启程赴杭州。毛泽东多次赴杭州,但这一次比较特别,因为这次的主要工作是亲自主持起草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部宪法,即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毛泽东爱学习,一生与书为伴,也不断督促身边工作人员学习,甚至在他的生日也照样督促大家学习。

1959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66岁生日,当时他在杭州。毛泽东给身边工作人员布置了学习任务,而且要求大家要交流,而且还要亲自检查。这天是星期六,下午按照安排照常读书。但毛泽东因为这些日子读书有得,或偶尔爬山赏景,心情非常好,不由得想起自己的生日。下午读书结束后,他从椅子上缓缓站起来,高兴地说:“大家留下来,在这里吃饭吧,今天是我的生日。”

这天的饭菜比平时“丰盛”:多了一碗面条,几盘小菜里多放了一点油和一些盐。菜包括一盘干炒辣椒、一盘土豆丝、一盘盐水萝卜皮和一盘干竹笋片。毛泽东打趣说:“各位都是大才,今日这顿饭菜实在是不成敬意,还望各位海涵!”

1960年,中国遭遇了重大自然灾害。作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毛泽东心里非常难受。这一年,毛泽东的饭桌上取消了肉。

12月26日下午,毛泽东同身边的工作人员一起吃饭。毛泽东平时吃饭就很简单,这顿生日饭,因在国家困难时期,所以更简单:没有肉,没有酒,只有几个素菜,一盘辣子,一个汤。主食是米饭,另外又擀了一点面条。

毛泽东在饭桌上与大家亲切交谈。当谈到当时经济困难时,毛泽东说:“今天是我的生日,我已经67岁了。今天请你们来,你们都是我身边的人,大家一起吃顿饭。可是现在老百姓遭了灾,衣食无着,受冻挨饿,我心里难受啊!……”

当时一些外国首脑也给毛泽东发来了寿电,但毛泽东吩咐不见报,毛泽东的59岁寿辰,就这样与身边的一些普通工作人员吃了一顿清汤面度过了。

毛泽东一生作诗无数,而且作诗随性而发,大气磅礴,挥洒自如。重要历史事件都留下了毛泽东诗作。其中有一首诗,是毛泽东生日所作。

1962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69岁生日,他写了一首《七律·冬云》:“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后两句“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更为老百姓熟悉,无人不晓

。这天,毛泽东在他的菊香书屋备了两桌便饭。参加寿宴的除了毛泽东的亲属之外,他还邀请了4位80岁以上的老人。其中有3位是他的湖南老乡:章士钊、程潜、王季范,另一位是叶恭绰。饭前,毛泽东同4位老人谈笑风生,谈古论今,十分开心。寿宴结束后毛泽东把四位老人一 一送上车。

毛泽东的生日也有充满温馨的“家宴”。

196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70岁大寿。古云“人活七十古来稀”,当时三年自然灾害结束,全国经济形势明显好转,中苏论战初获胜利,毛泽东心里很高兴。于是他主动提出自已掏钱办家宴。

毛泽东的大女儿李敏和丈夫孔令华、侄女毛远志和丈夫曹全夫及他们的女儿曹立亚、毛泽东的表侄孙女王海容,都来看他,毛泽东显得很高兴。饭后,他还特意穿了那身浅灰色的中山装,兴致勃勃地与孩子们一起照相留念。

毛泽东的生日也有 “奢侈”的时候。

1964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71岁生日。这次生日过得很特别,也很隆重。在人民大会堂的小餐厅请了30多人吃饭,规模可谓空前。参加当天晚宴的有部分中央领导同志、各大区主要负责同志及少数部长,还有董加耕、陈永贵、邢燕子、王进喜等劳动模范,还有钱学森等科学家,但这次没有毛泽东的子女参加,毛泽东的解释是“他们没有资格”。

这一次生日,仍然是毛泽东自费请的大家。

毛泽东的生日,形式特别,有时又与特定的政治运动相关,像是开会。

1966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73岁生日。这天晚上,他临时通知一些人到中南海他住的地方吃饭。参加的有江青、陈伯达、张春桥、王力、关锋、戚本禹、姚文元。吃饭按他的惯例,四菜一汤,每人一小碗面条,还有烤白薯、煮玉米。

吃饭前,毛泽东先作长篇讲话,像是举行一次会议。这个讲话,与当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有一定的联系。

毛泽东过生日也“收礼”。

1974年12月26日毛泽东81岁生日,当时毛泽东正好在湖南长沙。当时国内形势有所变化,周恩来总理病情严重,“四人帮”的阴谋夺权活动日益猖狂,四届人大的人事安排成了“四人帮”争权的一次“战场”。毛泽东的健康状况日益下降,但他不能安心养病,心情并不轻松。

26日这天清晨,宾馆和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将一束鲜花摆在毛泽东的会客厅内,又把盛有几种湖南风味小吃的果盘,这些“礼品”都是家乡的土特产。

过去,毛泽东一直反对别人为他祝寿。这次是在他的故乡,他破例领受了大家这份盛情。

中午,厨房特意为毛泽东做了寿面,并准备了一瓶深红色的芙蓉酒。当晚,宾馆工作人员在院子里燃放了几挂鞭炮,向毛泽东表达家乡人民对他81岁寿辰的祝福。

毛泽东也接受了一些外国首脑的礼物。

毛泽东的81岁,金日成特地送来贺礼——朝鲜苹果。1975年是毛泽东82岁生日,也是毛泽东的最后一个生日。金日成又送来了朝鲜苹果,并亲笔用朝文书写了“祝毛泽东主席长寿”的祝福。

毛泽东的生日,多次收到当时世界各国马列主义政党、友好团体和知名人士发来的贺电、贺信,但毛泽东都吩咐“只收不发”,所以在报纸上看不到对毛泽东的贺电、贺信。

一代伟人毛泽东,就是在这种为数不多的生日之中,践行着自己的人生信条:毫不为己,专人为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8592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