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股市有哪些重要指标需要股民研读?

股市有哪些重要指标需要股民研读?

股神林园曾经说过:“我赚钱的秘诀除了确定性,还是确定性!”所以,理解,掌握,分析,以及收集股市里那些确定性非常高的指标,数据,是提升自己投资成功概率的最好方法。那么有哪一些的指标,和确定性的因素,值得我们去参考,甚至是研究的呢?笔者把自己十多年的心血和研究告诉大家吧。

我认为在A股的市场里,已经没有比这个周期规律的确定性,更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的了!纵观A股29年的时间里,一共出现了大大小小的牛熊周期11个轮回,4次大级别的熊市和牛市。

所以毫不夸张的说,每一次的熊市过后必有牛市的到来,并且每一次的熊牛总是间隔而来的!

1)A股29年里11次的熊牛市分别为:

第一次牛市:1990年12月19日~1992年5月26日(96.05~1429)(一年半后,1380%);

第一次熊市:1992年5月26日~1992年11月17日(1429~386)(半年时间,-73%);

第二次牛市:1992年11月17日~1993年2月16日(386~1558)(三个月后,303%);

第二次熊市:1993年2月16日~1994年7月29日(1558~325)(17个月,-79%);

第三次牛市:1994年7月29日~1994年9月13日(325~1052)(一个半月,223%);

第三次熊市:1994年9月13日~1995年5月17日(1052~577点)(八个月,-45%);

第四次牛市:1995年5月18日~1995年5月22日(582~926)(三天,59%);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1996年1月19日(926~512)(八个月,-45%);

第五次牛市:1996年1月19日~1997年5月12日(512~1510)(17个月,194%);

第五次熊市:1997年5月12日~1999年5月18日(1510~1025)(两年,-33%);

第六次牛市:1999年5月19日~2001年6月14日(1047~2245)(两年多,114%);

第六次熊市:2001年6月14日~2005年6月6日(2245~998)(四年多,-55.5%);

第七次牛市:2005年6月6日~2007年10月16日(998~6124)(两年半,513%);

第七次熊市:2007年10月16日~2008年10月28日(6124~1664)(一年,-73%);

第八次牛市:2008年10月28日~2009年8月4日(1664~3478)(九个多月,109%);

第八次熊市:2009年8月4日~2012年12月4日(3478~1949)(三年多,-39%);

第九次牛市:2012年12月4日~2013年2月18日(1949~2444,23.56%);

第九次熊市:2013年2月18日~2013年6月25日(2444~1849)(四个多月,-19%);

第十次牛市:2013年6月25日~2013年9月12日(1849~2270)(两个多月,15%);

第十次熊市:2013年9月12日~2014年3月12日(2270~1974)(六个月,-11%);

第十一次牛市:2014年3月12日~2015年6月12日(1974~5166)(一年三个月,162%);

第十一次熊市:2015年6月12日~迄今(5166-XXX)……、

2)A股29年里4次的大级别熊牛市分别为:

第一轮从上证指数开板,从100点狂飙至1429点;

第二轮完整的牛熊市,325点的大级别熊市涨到2245点的大牛市;

第三轮完整的牛熊市,998点的大级别熊市涨到了6124点的大牛市;

第四轮完整的牛熊市,1849点的大级别熊市涨到了5178点的大牛市;

而目前,第五轮的熊市已经开始,从5178点跌落了2440点,未来牛市……

第二个重要的指标,市盈率和市净率

市盈率和市净率是一个判断指数和个股非常重要的指标,但是判断的方式,方法,技巧要懂得运用!总体来说,对于市盈率和市净率的分析、判断,要保持一个从大到小,从大盘到个股的策略!千万不可以颠倒着做哦。

1)市盈率的判断和适用:

0-13 :即价值被低估

14-20:即正常水平

21-28:即价值被高估

28+ :反映股市出现投机性泡沫

2)历史市盈率和市净率的参考

1996年1月18日,上证综指512点的时候,平均市盈率19.44倍左右,平均市净率2.44倍左右,之后上涨至2001年6月14日的第二次历史高点2245点;

2005年5月24日,上证综指998点的死后,平均市盈率15.87倍左右,平均市净率1.7倍左右,之后直上云霄涨至2007年10月16日的第三次历史最高点6124点;

2008年10月27日,沪综指1664点,平均市盈率14.24倍左右,平均市净率1.95倍左右,之后小步涨至2009年8月4日的3478点。

2013年06月25日,沪综指1849点,平均市盈率10.16倍左右,平均市净率1.35倍左右,之后大涨涨至2015年6月12日的5178点。

而当此次的A股在2440点附近的时候,A股的市盈率为12.48倍,居历史月份第305位,处在历史数据91.04%的分位数位置;而市净率则是1.26倍左右,跌破了历史各大熊市的最低点,成为了29年以来的最低位置!

所以说,当市盈率,市净率都跌至一个历史熊市底部区域附近的时候,往往也就预示着价值非常高,机会大于风险!

第三个重要的指标,政策底

我们可以发现,近十几年里,每一次的熊市大底成立之前,都会出现三个底部的结构:分别是数据底,政策底,以及市场底;

其中数据底往往先行出现,随后才是政策底,最后才是市场底。市场底指的其实是市场的信心底,受到投资者情绪的波动影响,所以很难预判,毕竟“人心难测”嘛。

而政策底,往往会优先于市场底出现,因此,当政策底出现,明确的时候,也就说明了市场底距离不远,价值很高!

历史的数据,从政策底到市场底,从政策底到牛市的距离

  • 2005年,印花税降低,政策底1187点,市场底998点才筑底,随后的牛市涨到了6124点!
  • 2008年,印花税单边征收,并多次降息降准利好,政策底1895点,市场底1664点才正式筑底成功,随后的牛市涨到了3478点!
  • 2012年,暂停IPO,扩大QFII份额、放宽公募基金成立限制,政策底1949点,市场底1849点筑底成功,随后的牛市涨到了5178点!

第四个重要的指标,国债收益率和个股市盈率的中位数

在过去的15年里,这两个指标用来判断底部区域的成功概率非常高,达到了100%,所以这个数据很具有参考性:

目前这种情况只出现过三次,分别是:

  1. 2005年5月-2006年4月,对应的是2005年的熊市大底998点附近;
  2. 2008年9月-2009年2月,对应的是2008年的熊市大底1664点附近;
  3. 2012年7月-2012年11月,对应的是2013年的熊市大底1849点前期的1949点附近;

结论:当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倒数超过A股所有股票的市盈率中位数,往往就是大级别的熊市底部区域了!

第五个重要的指标,RSI指标

从RSI指标来看,45-50区间都是历史各大熊市底部的数值!

1990年至今,也就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至今,年线的RSI 从未跌穿过45,也就是每到45附近这里就是底部。

最终的总结、分析

在股市里确是有许多不太会“骗人”的指标存在,但是要等待这些指标的出现,甚至说把握住指标出现后的机会,却是一门功夫,一点技术,一份格局、以及一套投资的系统和策略!

对于盈利的关键还是在于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统和策略,行情的本身只是催化剂,而非能够持续盈利的本质。如果自己没有投资逻辑、模式、纪律等,行情再好也只是气氛比较嗨而已,但这跟你最终是否盈利无关。不然为什么那么多人经历了牛市照样在大跌和熊市中又全部回吐。

所以说,如何锻炼自己的格局,锻炼自己不从众的心态,以及良好控制仓位和情绪的修养,是一个成熟,优秀投资者必须要做到的事!

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的市场,同样的质保,同样的数据,甚至同样的个股,有些投资者可以大获全胜,而大部分的人会亏损连连,其实就是在于人的差距,而不是市场和环境的原因。

备注:股市指标千千万,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8062.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