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条件也相对宽裕许多,而且市场上有很多投资理财渠道供人们选择。所以,很多人有了闲置资金后,不再局限于存银行,有的用来投资股票或期货,有的用来买黄金保值,还有的用于投资房地产等等。但是,对于那些不擅于投资的人来说,把钱存在银行,基本上不用承担亏损的风险,每年还有稳定的利息收入,这就是最省心又最安全的选择。
而且,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普通公司成立几年或几十年,因为各种因素会倒闭解散,但是银行有国家大机构在背后做支撑,基本上是不会破产倒闭的。事实上,真是如此么?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我国已有两家银行破产倒闭。第一家是海南发展银行,在1998年,成立不到三年就倒闭了。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海南楼市相当火爆,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有钱人前来投资。仅用两年的时间,这些炒房客就把海南几万一亩的土地炒到了几百万,房价同时翻了好几倍。
而且,当地的信托机构没有进行融资收紧,反而通过高息来吸引居民存款,然后再把这些钱投到房地产市场。当海南的房地产泡沫破灭后,投出去的钱没法回笼,然后居民前来取款又没法兑现,就容易产生挤兑现象,导致多家信托机构出现债务危机。
这时,海南发展银行成立,原本是为了接管这些具有不良资产的信托机构,却不曾想到,自己贷出去的钱都没法收回来,再加上这些机构的巨额债务,越滚越大,连上级给出34亿的支援都没法填补这个“大坑”,最后只能走向破产倒闭的结局。
另外一家银行是河北肃宁尚村农信社,因资不抵债被批准破产。事实上,这家银行在2001年就开始出现债务危机,然后停业了9年,直到2010年才被批准走破产程序,这个过程又花了两年的时间,在2012年才正式宣布破产倒闭。不过,居民存在里面的钱都能取出来,但是部分机构由于数额较大,至今还没要回来。
所以说,并不是所有的银行都那么安全,特别是那些中小型的商业银行,潜在风险还是有的,一旦出现债务危机,破产倒闭也是在所难免。那么,如果银行破产倒闭了,储户的钱还能取回来么?那贷款还要不要还呢?
按照《存款保险制度》规定,银行如果破产倒闭了,最高赔付金额为50万。这就意味着,储户在该银行的存款总额在50万以内,可以全部取出来;如果存款总额超过50万,那最多只能赔50万。此外,如果出现这三种情况,银行是1分不赔的。它们分别是:存款发生丢失,银行同时找不到相关数据;客户自己购买理财产品产生的亏损;银行代售的理财产品出现兑付危机。
但是,对于贷款1分不能少。因为银行破产后,会由第三方金融机构来接管该银行的债权债务,所以只是换了个债主,钱还是要还的。
因此,为了避免遇到有破产倒闭风险的银行,存款额超过50万的,最好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而且还要尽量选择那些背后有强大信用支撑的国有银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8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