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 > 胃癌的病因很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调理肠胃避免胃癌的发生呢?

胃癌的病因很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调理肠胃避免胃癌的发生呢?

每年世界上新增的胃癌病例有超过半数来自东亚地区,其中以中国、日本和韩国尤为严重。

在中国,慢性胃炎患者成年人患病率在50%以上,约每两个人就有一个患上慢性胃炎,而慢性胃炎长久不治,就有可能导致胃癌的发生。



这些原因,让胃癌离的并不远

1、不 良 生 活 习 惯 及 饮 食 因 素

现在大多数都市人喜欢将烧烤、烤肉等作为主餐,尤其是在深夜,来一顿烧烤夜宵。但是熏、烤类食物,已被WHO列为2A类致癌物质。除此之外,很多人不习惯吃早餐,不吃早餐会造成两餐之间的时间间隔过长,影响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到了中午又会因为饥饿而大量进食,这样会突然加重胃肠道消化的负担,为了消化大量的食物胃肠道不得不加快蠕动,造成疲劳。长此以往,很容易引起引起胃炎的发生,从而进一步恶化形成胃癌。


长期抽烟者胃癌发病危险较不吸烟者高 50%,烟草中所含尼古丁可直接刺激胃黏膜,破坏胃黏膜屏障,促进胃炎、胃溃疡形成,并延缓其愈合,进一步导致恶变。 而饮酒可致使胃部屡屡遭受乙醇的恶性刺激,容易引起胃部慢性炎症,进而使胃粘膜重度增生,最终导致胃癌的发生。

2、遗 传 和 家 族 因 素

胃癌的癌变涉及癌基因、抑癌基因、凋亡相关基因与转移相关基因等的改变,而基因改变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胃癌患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调查发现,胃癌患者的一级亲属得胃癌的危险性比一般人群平均高出 3 倍。

3、幽 门 螺 旋 杆 菌 感 染

我国胃癌高发区成人 HP 染率在 50% 以上,幽门螺杆菌能促使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及亚硝胺而致癌。HP 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症加上环境致病因素加速黏膜上皮细胞的过度增殖,导致畸变致癌。

关注健康,远离癌变


胃癌的病因是多因素、多步骤、多阶段发展过程。我们要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调理肠胃,尽量避免胃癌的发生呢?

1、养成公筷公匙习惯,避免交叉感染

养成公筷公匙,不与人共享食物、分食食物,减少交叉感染幽门螺旋菌,是降低胃癌几率的最有效方法。

2、多吃蔬菜水果

新鲜蔬果富含维生素A、C、E,有助于预防癌症,常摄取的人比不常摄取的人患胃癌机率低48∼70%。可降低胃癌和肺癌的患病率。

3、定期做胃癌早期筛检

目前医界普遍都认为,四十岁以上的成人,尤其对胃癌高危险群的人,定期接受胃镜检查是绝对必要的,毕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治疗癌症的不二法则。

看完是不是发现保护自己的肠胃很重要呢?当然,不要恐慌,如果你是正常饮食,肠胃病、胃癌也不会找上门的。如果,你已经患有肠胃病、胃炎等,症状反反复复或者最近感觉症状加重了,建议到医院做个检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7790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