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人的衰老过程与睡眠质量和数量变化有密切的联系。与其他年龄段的人比较,老年人的入睡和睡眠维持困难、白天好打盹等症状更多见。65岁以上人群中,有35~50%的人经常受睡眠障碍的困扰。
老年失眠症是指,老年人有持续相当长时间的睡眠质与量的不满意状况,及由此产生的各种不愉快体验。
1)主要表现在入睡困难,就寝后经半小时甚至1~2小时还难以入睡。
2)易醒、早醒,导致睡眠时间明显减少,每晚的睡眠时间不超过正常睡眠的一半,即不超过四个小时。
很多人在关心老年人的时候,总是把焦点放在他们的身体上,往往忽略失眠问题及其背后的各种原因。
失眠的原因有哪些?
1、患有全身性疾病
老年人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容易诱发全身性疾病,常见的有糖尿病,高血压及冠心病等,不管患上哪种全身性疾病都会影响睡眠质量。
2、和生理因素有关
随着年龄增长,新陈代谢速度减慢。睡眠属于大脑的一种活动现象,因为老年人神经细胞减少,所以会出现睡眠障碍。老年人失眠是正常现象。
3、脑部器质性疾病
一般身体肥胖的老年人容易出现脑动脉硬化,也有可能伴随着脑梗塞、高血压、脑出血或者老年痴呆症,当患有以上疾病时可减少脑部血流量,让脑代谢发生失调,从而引起失眠。
4、精神疾病因素
老年抑郁症可导致失眠,大部分抑郁症伴有心慌心悸,大便不通畅以及失眠,随着年龄增长睡眠障碍会更加严重,主要症状有睡眠不深和总是早醒。抑郁症越严重,失眠也就越厉害。
5、环境因素
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睡眠质量关系非常密切,若是待在嘈杂的环境中会延长入睡时间。本身老年人睡眠前容易吵醒,从而影响睡眠质量。
6、夜尿影响
进入老年后肾气亏虚不足,膀胱容量缩小,膀胱气化不力,夜间小便次数增多,因为频繁起夜而降低睡眠质量。
7、受到药物因素
因为患有某些疾病或者盲目使用保健类药物,可能会让大脑异常兴奋,让人们到了晚上难以入睡。
老人失眠怎么改善?
1、建立入睡条件反射
失眠的患者要注意创造有利于入睡的条件反射机制。如睡前半小时洗热水澡、泡脚、喝杯牛奶等,只要长期坚持,就会建立起“入睡条件反射”。
2、白天适度的体育锻炼
有助于晚上的入睡;养成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如保持卧室清洁、安静、远离噪音、避开光线刺激等;避免睡觉前喝茶、饮酒等;自我调节、自我暗示。可玩一些放松的活动,也可反复计数等,有时稍一放松,反而能加快入睡。
3、知足常乐的良好心态
对社会竞争、个人得失等有充分的认识,避免因挫折致心理失衡。建立有规律的一日生活制度,保持人的正常睡-醒节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48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