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苏区放牛娃
他曾经是红军中的一名小号长,在长征途中身受重伤。按照规定,团以下重伤员要留在当地老乡家中养病,但许世友破例让人用担架抬着他翻雪山、过草地。后来,这个小号长驰骋战场,屡建奇功,成为常胜将军。此人就是战将肖永银。
开国少将肖永银
肖永银生于1917年6月,1930年4月,年仅13岁的他参加红军,先后担任勤务员、红一军号兵排长等职。
1935年,为掩护红一方面军北上,徐向前率红四方面军攻下剑门关后,进入四川江油地区。川军穷追不舍,红33团接到命令,要在江油地区阻击敌军。当时,肖永银是该团的号兵排长。
团长张昌厚领命后,迅速排兵布阵,因后勤补给严重不足,战斗打得非常惨烈,我方伤亡较大。眼看连以上的干部不少都已牺牲,张昌厚非常焦急。有一天,他正趴在桌子上看地图,战事吃紧让他眉头紧皱,这时一个稚嫩声音传来:“团长,能不能让我尝试下,给我一些兵,我来把他们打下去。”
张昌厚抬头一看,看到号兵排长肖永银正瞪着眼睛看着自己,不觉心生感激和怜爱。这个小号长虽然年龄不大,但非常聪慧机警,在部署打仗的时候,张昌厚会让他提提意见,提的意见还真不错,头头是道,但战场不是纸上谈兵,他没有实战经验,带兵打仗可不是闹着玩的。看到团长心有迟疑,小号长开始着急了,脸涨得通红:“团长,你就给我一次机会,让我打一次试试看,打不下去,砍我的头!”
团长听到这个小号长决心那么大,还信心十足,眼睛亮了起来,笑呵呵地问道:“小鬼,那你说一下怎么打,你难道带着你得号兵把敌人吹下去?”
“我自有妙计!”肖永银大拇指往鼻子上一擦,笑嘻嘻地说。团长只得同意让他试试,抽调了两个连队跟肖永银奔向阵地。
团长在后方用望远镜死死地盯住战场,生怕出任何差错。肖永银带着战士,大胆采用穿插迂回战术,猛打猛冲,竟然打得蒋军阵脚大乱,撵得敌军一路往山下逃。肖永银带头撒开腿往下猛追,拴在腰上的军号颠得上下跳动。眼看就要活捉一个指挥官了,突然,肖永银一个踉跄,晕倒在山坡一动不动。
“不好,中弹了!”团长一边大叫,一边命令卫生员火速急救。当肖永银抬回来得时候,战友们发现他的左肺已经被击穿,脸上已经没有血色,奄奄一息。团长叹道:“真是个不怕死的人,打起仗来不要命!”说完眼睛开始红了,也很赞许:这个小号长第一次带兵打仗,就打得那么漂亮,真是个将来是个将才!
肖永银将军
经过几天几夜的抢救和照顾,肖永银的命算是保住了,但仍处于昏迷状态。江油战役后,红军主力部队已走远,33团为赶上大部队,快马加鞭抵达茂州。因为马上要面临爬雪山、过草地等恶劣条件,按照规定,团以下重伤员会安排在当地老乡家疗养。
部队马上就要前进了,张昌厚看着躺在担架上脸色苍白、一动不动肖永银,心中十分不舍。一方面,他那么年轻,又很有才干,就这样放在老乡家很可惜。另一方面,部队有规定,重伤员要留下,否则会影响队伍行军速度和战斗力,就这样,他围着担架转了一圈又一圈,一直转了三圈,越想越难过。
军长许世友正好经过,看张昌厚围着一个担架在转圈圈,觉得奇怪,问怎么回事,张昌厚摇着头无奈地说:“这个小鬼,带两个连队,硬是拼了命把敌军赶下了山,身受重伤,现在要就地安置,我很舍不得。”
许世友听说此人带领连队打仗,以为是营长,答道:“这么年轻就能当营长,挺厉害啊。”团长一听笑了,说:“哪是什么营长,就是一个小号兵排长。”许世友听了后也很吃惊,一个小号长竟然如此又胆识和谋略!见张昌厚这般难以割舍,便拍了拍他肩膀,说:“舍不得就抬上一起走!找几个战士照顾一下,也不会太耽误队伍。”
正是许世友的这一决断,肖永银得以以重伤之躯,走上一望无际的大草地,又翻过冰天雪地的大雪山。
后来,肖永银在战火地淬炼下,逐步走上指挥员岗位,成为开国少将。他参加了抗日战争,率部从日军手中缴获了八路军的第一门山炮。解放战争期间,率部消灭蒋王牌主力整编第3师,让刘邓刮目相看。抗美援朝战争,肖永银代理12军军长,以高风亮节的气度,配合15军血战上甘岭,成就空降15军的威名!
从抗美援朝战场回国后,肖永银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成都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在南京军区原副司令员任上时,肖永银曾向司令员许世友提到是他同意自己过的草地,许世友听后哈哈大笑,说自己做梦也没想到,躺在担架上的那个小鬼,后来会成为自己的副手!
2002年4月29日,肖永银在南京逝世,享年85岁。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28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