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英国5座古墓刻满中文,中国见3座倒下,立马捐款40万进行修缮

英国5座古墓刻满中文,中国见3座倒下,立马捐款40万进行修缮

或许大多数国人都不知道,远在亚欧大陆彼岸的英国,有五座刻满中文的墓碑,它们面朝东方,已经凝望了中国一百多年的兴衰荣辱,这些墓碑的主人正是大清晚期北洋水师的将士们。

也许有人会感到疑惑或者好奇,北洋水师不是于甲午海战一役全军覆没了吗?怎么北洋水师的英雄们竟然会有五个葬在了远在异国他乡的英国?其实,这五座墓碑的故事,还要追溯到洋务运动时期。

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绝望境地,为了能够振兴中华,保家卫国,晚清政府的汉臣们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然而彼时海洋彼岸的日本也迎来了千年未有之变革,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强军富国的道路。

19世纪七八十年代,经过与日本一役,日本夺取了台湾岛实质控制权,大清也由此意识到日本之强大。为了夺回台湾,以及保卫海疆,李鸿章向海军实力强大的英国订购了四艘巡洋舰,分别是超勇号、扬威号、靖远号以及著名的英雄战舰致远号,并派了北洋水师的将领前去英国接舰回国。

经过几个月轮渡的舟车劳顿,初到英伦三岛的北洋将士们水土不服,上吐下泻。最终,在接收"致远号"和"靖远号"战舰时,北洋官兵中的陈成魁、连金源和陈受富三人生病去世;而接收"超勇号"和"扬威号"时,袁培福和顾世忠两人病逝。就这样,五位怀揣强国之梦、不远万里来到英国的年少男儿,就此含恨陨落他乡。由于当时迷信思想作祟,为了讨个好兆头,新舰不能载死人,故这几个满腔热血的爱国青年就只能留在异国他乡,被同胞花了15英镑安葬在了英国纽卡斯尔市的圣约翰墓园之中。

然而,此行回去的战友们也秉承了他们的遗志,续写了慷慨悲凉之歌。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爆发,然而由于清廷的腐朽,以及慈禧的奢侈贪婪,使得北洋海军军费不足,军舰的炮弹竟然掺满沙砾,令北洋舰队的炮火无法穿透敌人的甲板。最终,为了保家卫国,北洋水师中的致远舰舰长邓世昌以致远舰身躯,撞向了日军军舰,最终自杀殉国。而北洋舰队的将士们,也最终以身殉国,被敌全歼,鸣奏了百年民族悲歌。

在甲午海战后十多年,辛亥革命爆发,当时奉命参加英王乔治五世加冕典礼的海圻号舰长程璧光将军,也借着机会前来祭拜了这五位远在异国他乡的烈士,并为他们修缮了墓葬。然而自程璧光先生离去以后,在华夏一百年的沧桑巨变中,这五位英雄也逐渐被国人遗忘。

直到2015年,随着央视纪录片《甲午》的播出,这些英豪的墓碑才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对这部纪录片感兴趣的朋友,请直接用今日头条app上方的搜索框输入“历史纪录片:甲午”,即可直接观看。

但在2016年5月,这五座墓碑被一位中国留学生发现时,有三座墓碑都已经倒向了故土的方向,残破不堪。出于对英烈的崇敬和对祖国的热爱,这位留学生最终将此事报给了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消息一经传出,引起了华人圈不小轰动,令不少爱国华人颇为心酸。

最终,当时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和英国华人共同捐款40万人民币,重新修缮了这五位爱国先烈的坟墓,而此次修缮距离上次修缮已经过去了105年。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辽东丹东海域发现了致远舰的遗骸,2016年,发现墓碑被毁的中国留学生刚好也是辽宁丹东人。不知是否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2562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