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有句谚语,叫“只会学习不会玩,聪明的孩子也变傻”。意思孩子不能只会学习,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发展,平衡一下学习和娱乐的时间,让孩子能更加全方位的成长。
但是现实情况是,很多父母自从孩子上学之后,就把所有的关注点到集中到孩子的学习身上,不断的压榨孩子娱乐玩耍的时间。
最后的结果是就算孩子在成绩上能收获一点的成效,但是却失去了很多方面的发展。
康康妈妈曾经就是把孩子的所有时间排满学习课程的家长之一,因为康康上学比别的孩子早一年,因此妈妈害怕他因为身体大脑等方面没有其他孩子发展的好,并且康康在上学后成绩一直不温不火,处于班级的中间档位。
所以这让康康妈加把劲给孩子补习,取缔掉了一切娱乐项目。但是康康妈现在不这样,原因是她发现孩子的成绩虽有小小的提升,但是孩子的情绪和心理都变得低落和压抑,康康觉得因为学习而把孩子身体和心理都搞垮实在是不值得。
类似于康康家情况的家庭,也是不在少数。但是可能很多家长只沉迷于孩子的成绩名次上,无暇照顾孩子的心理健康。
其实孩子玩,是一种天性的释放,并且孩子娱乐其实还会促进未来的发展。
家长要掌握一点核心:孩子会玩,其实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1.在玩中学会思考
席勒曾说过:“儿童游戏中常寓有深刻的思想”,其实早在20世纪初期,其实国外就有让孩子在趣乐游戏中学习的教育方式。
诺贝尔奖获得者居里夫人就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用过这样的教育方式,居里夫人让自己的孩子和与孩子的十几个小朋友一起参与有趣味的科学小实验中,通过带有娱乐的方式,培养出孩子的思考能力和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除此之外,斯坦福大学也曾做过类似的实验,同样结果表明了孩子在玩乐中,找到自己喜爱的东西,并会反复玩它,最后会在玩耍中锻炼一些技能并且孩子产生出思考问题且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家长不要认为孩子玩就是在浪费时间,其实孩子若能身心投入玩乐中,会激活自己的大脑,让思维发展。
2.在玩中学会创造
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人物都是在玩耍中有了伟大的发现。比如门捷列夫,就是在自己玩弄纸牌的时候从纸牌上的字母联想到化学中的元素的。
伟大的科学家牛顿,也是从小喜欢玩,因此在玩乐中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创造出了不少的小发明,并且还通过看美丽的彩虹,有了研究自制人工彩虹这样的想法,最后通过白光实验让光谱学问世。
从这些名人伟人的事迹中我们都不难发现,这些人是不吝啬克扣娱乐的时间的,并且还学会了从娱乐中锻炼观察周围的事物和钻研的本领,产生独特的见解并学会创造。
3.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
如果你的孩子爱玩游戏,且还会邀请小伙伴一起,这其实能够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一起玩耍的孩子会在娱乐中与同伴分享、沟通,这些看似细小的动作其实会帮助孩子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
长大后比较亲民,容易融入到社会集体中,不容易跟别人产生距离感。
所以孩子会玩,其实是一种能力。但是家长还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任其孩子无限的玩耍,还是要掌握好孩子玩的度的。
那有哪些小技巧,能孩子正确的玩耍呢?
1.家长适当的鼓励孩子玩
去玩是孩子的天性,这是孩子亲近于自然的方式,很多家长害怕“业精于勤荒于嬉”,让孩子败在了游戏中,但其实如果过于的担忧和控制,反倒会让孩子有一种“逆向”的思想,即使不想让我做的,我偏要做,还会偷偷去做。所以家长要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学会适当的去鼓励孩子游戏。
有些家长会担心孩子沉迷于电子产品中,伤害眼睛对身体也不好。其实玩乐不要让它太过限制,可以多多选用亲子游戏、户外活动这种项目。
周末,一家人去公园去亲近大自然,去一些古迹观赏美景的同时还能引发孩子对历史的兴趣。在孩子观察形形色色的大自然时,这些丰富的物种会拓宽孩子的思维与眼界,这是家中呆着所代替不了的。
2.鼓励孩子与朋友一起玩
古时就有“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的深厚友谊,我们现在鼓励孩子多与朋友一起,除了能让孩子享受与好朋友共处、分享的乐趣和提升社交能力外。
同时还能让孩子拥有共情能力、表达能力和约束自己的能力。这是因为在孩子之间,一起说话一起看待事物会引发孩子的思维转动。
在朋友伤心时,孩子也会为之难过,拥有共情能力也是非常优秀的一种品德。同时孩子在交往中,与朋友交谈会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之所以孩子能够锻炼约束自己的能力,是因为在与别人相处时,会得到来自外界的评价,就如同拥有了一面镜子,照射出自己的存在的不足,孩子之间也会互相学习,改掉一些坏毛病。
3.设定玩耍时间
之所以家长要给孩子规定玩乐的时间,是很多家长害怕孩子因为玩的时间过长,导致学习时间的不足而成绩下滑。
因为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家长可以对自控力不太强的孩子设定每日的玩耍时间,这样帮助孩子约束自己不要过度贪玩。
同时家长也可以在每周或按时期设定一些特别的娱乐项目,比如一个学期出去旅游,节假日带孩子去游乐场动物园之类。帮助亲子双方掌握时间。
综上所见,家长其实大可不必担心孩子因为玩物丧志,只要适当的把握孩子玩的尺寸,孩子是可以从游戏中得到书本中所学不到的知识和不一样的发展的。
高尔基曾讲过:“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他们生活在这个世界里,并制负有改造它的使命”,希望每个孩子都能从游戏中收获另一个世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17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