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孩子参加一场百米赛跑,跟同学"结仇",天天"寻仇"家长拦不住

孩子参加一场百米赛跑,跟同学"结仇",天天"寻仇"家长拦不住

家长们都想把自家娃养成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孩子,但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时候遇到的问题让家长简直不知道该怎么办。

有的孩子平时看着性情温和,遇到某些事情的时候好像被别人激发了心中所有的愤怒,冲动情绪之下跟别的孩子"结仇",天天找别人的麻烦,家长怎么劝都拦不住,只能多留意孩子的状态,生怕孩子在学校里和对方打架。

这样正儿八经跟人"结仇"的孩子究竟是怎么想的呢,家长又该怎么教育呢?我们来通过一个真实案例分析一下。

小孩子之间的"仇怨"让家长纳闷

真实案例:

安徽的宝妈孙女士就遇到了这样一个事件,儿子小轩参加了一次学校举办的运动会,在百米赛跑上拿了第一名,然而班上有个调皮的小男孩不服气,随口说了一句"有什么了不起的",激怒了小轩,当时两个孩子就打起来了。

宝妈批评了儿子小轩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可是没想到儿子平时那么活泼可爱的一个人,会因为这件事和同学"结了仇"。

在赛跑事件之后的1个月内,宝妈一共接到了老师的2次通知,说是儿子小轩在学校里和那个男生又打起来了,这让宝妈非常生气,但是完全拿儿子没办法,因为小轩打架回家之后怒气冲冲,不管爸妈怎么教训都不认错。

小轩的表现让爸妈非常吃惊,因为以往小轩犯了错,爸妈只要严厉地教训他,他都会认错,挨了打也会哭,并不是一个难以管教的"刺儿头"。

但是这次小轩在挨打挨骂的时候居然能强忍着情绪一声不吭,还忍着不哭,无论家长怎么教训他,他都不说话也不示弱,最后爸妈实在没办法了,罚他面壁思过然后去多做几套习题,小轩什么也不说地照做了,但是第二条依旧在学校里找那个男生的麻烦。

对于小轩这样的情况宝妈非常疑惑,孩子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烈的"仇恨意识",对那个男生不依不饶?

分析:

其实很多孩子在校园生活中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只是很多时候家长并不知情,孩子之间虽然关系很单纯,但也正因为单纯的情绪主导了行为,导致孩子很容易陷入负面情绪中,并且也容易愤怒升级,从而"结仇"。

另外家长要注意一点,如果在孩子之间发生矛盾的初期,家长太过疏忽,只是简单地拉架而没有和孩子静下心来好好谈谈,孩子在之后还是比较容易闹起来。

当新的矛盾发生之后,孩子之间又会产生新的恩怨对错,到时候想要平复孩子的心情就比较困难了。

孩子的逻辑很简单,但"击破"很难

无论是哪种性格的孩子,多半都有可能会和其他孩子"结仇",性格特别温顺的孩子发生这种事的可能比较小,但是就像我们有一句老话"别惹老实人",越是性情温顺的老实孩子,一旦被别的孩子惹到怒了就很难化解他们的怨气。

因此无论是性格温和的孩子还是脾气暴躁的孩子,当他们与别的孩子发生特别严重的矛盾时,家长一定要留意到孩子不同寻常的状态,帮助他们走出怨恨的负面心情。

我总结了在教育孩子时要注意的要点,和一些应当避免的行为,可以供各位家长参考:

1. 和孩子进行一次正式而又平和的谈话,对孩子进行一次纠纷的"事件叙述",在这个过程中留心观察孩子的表情和状态,来判断这起矛盾对于孩子来说是否严重;

2. 当家长发现孩子情绪过激愤怒的时候,应当将孩子带回家中进行教育,不要在室外或者公共场合下进行教育;

3. 在和孩子说理的开始,家长应当体谅孩子的情绪,不要直接强行让孩子停止发怒,事实上人的愤怒也是无法立刻停止的,压制孩子的愤怒会让孩子的负面情绪积累的心中,必然会在之后发泄在"结仇"的孩子身上;

4. 在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应当优先向孩子询问发生了什么、孩子自己是怎么想的,先让孩子把令他愤怒的事情倾诉出来,之后再进行说服教育就会事半功倍;

5. 给孩子讲道理的时候家长不要使用那种有诱导性的语言,比如"吃亏是福"、"别人欺负你又能怎样"之类的说法,孩子自然会想到"凭什么我要吃亏、凭什么我要被欺负"之类的,那就加深了孩子的"仇恨"。

从微表情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当一个人内心的愤怒到达很严重的状态、想着要把别人怎样怎样进行报复的时候,表情往往会比较狰狞。

仇恨是一个人类通用的表情,人们在想到让自己愤恨的人或事的时候,往往会眉头紧锁、眼神凶恶,看起来就好像要去做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一样。

有的孩子可能会想要瞒着家长行动,如果家长询问,孩子可能会故意表现得无所谓,因此我给家长的建议是和孩子进行一次正式的谈话,在谈话时态度保持平和,然后客观叙述一遍孩子和别人之间发生的矛盾,在叙述的过程中孩子会表现出对于这件事的态度,这个时候就算是想隐瞒也会暴露。

当孩子出现非常仇恨的态度时,家长不要急着去骂孩子,要明白一个道理就是在教育中任何训斥打骂的行为对于孩子是一种压制,并不能从根本上帮孩子解决心中的困惑。

有很多家长看到孩子露出可怕的表情,或者说出一些非常可怕的话,就会很害怕然后直接训斥孩子,其实这根本不能起到任何好的作用。

孩子愤怒、说可怕的话、对"仇人"忿忿不平都是有原因的,家长要做的是解开孩子的心结,让他们发现其实那些事情并没有那么严重,没有必要一直纠结下去,这样才能够帮助孩子化解心中的怨恨。

男孩之间更容易发生矛盾,但也更容易解开心结

家中有男孩子的家长可能对于这个问题感觉很纠结,因为摸不准孩子之间到底是什么状况,男孩子比女孩子的"仇恨"更加瞬息万变,来得快去得也快。

这其实是因为男孩和女孩思考问题的方式不一样造成的,一般来说男孩思考问题的方式是直截了当而又坦诚的,阳光外向的男孩如果在和别人发生"仇怨"的过程中,发现对方特别厉害的优点,往往又能瞬间"倒戈"向对方套近乎,最后就玩到一起了,那些恩怨自然就不解而破。

因此家长要弄清楚自家孩子属于哪种类型的性格,男孩之间的矛盾一般比较容易解开,只要家长早早帮孩子宽心,男孩一般不会一直和别的孩子结仇。

女孩大大咧咧的孩子是少数,一般女孩感情敏感,如果和别人"结仇"的话可能是积怨已久,由一件件小事积累起来最终到达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女孩才会选择"仇恨"。

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温和内向的女孩要多关注一下,虽说女孩不会和其他孩子打起来,但是陷入负面情绪之中也很影响学习。

孩子和别人发生恩怨原本不是什么大事,年纪越小的孩子越是宽容,很容易就能原谅别人,重修于好的方式也很简单,随着孩子长大,纠纷也就越多,尤其是孩子上了学之后长时间不在家里,家长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很容易忽略掉孩子在学校出现的纠纷。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1012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