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 > 人从何而来,到何处去

人从何而来,到何处去


人从何而来是人类研究的终极问题之一,目前科学界通过历史记载、考古发现、人类基因组研究得出一个推论。即,人类进化起源于森林古猿,从灵长类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一步一步发展而来,经历了猿人类、原始人类、智人类、现代人类四个阶段。同时,人类是从非洲逐渐迁移出来的。

约250万年前,热带非洲的气候开始恶化,冰期从北半球袭来。随着气候越来越干旱,稀树大草原开始逐渐变为灌木大草原,大多数南方古猿消失。可能某些南方古猿群体在逆境下突然爆发出聪明才智发明了一些生存技能,从而存活下来。很有可能是制作原始的石制武器,或是使用火。这个时候还不能成之为人,而是猿。


约150万到250万年前,南方古猿的其中一支进化成能人,最早在非洲东岸出现。 能人,即能制造工具的人,是最早的人属动物。一些能人属的脑量在700到900立方厘米,要比南方古猿大得多。旧石器时代后经过数十万年的演进, 能人最终为被新品种的人类:直立人所取代而消亡。能人与后代直立人曾共存过一段时间。在非洲发现了最早的石器,叫做奥杜威文化,最初认为属于能人。


约20万到200万年前,直立人最早在非洲出现,懂得用火,开始使用符号与基本的语言,直立人能使用更精致的工具,叫做阿舍利文化。约100万年前,冰河时期来临,非洲开始草原化,直立人不得不开始迁徙,向世界各地扩张,在欧、亚、非都有分布(海德堡人、瓜哇猿人、北京猿人都属于直立人)。此时人类第1次走出非洲。约80万年前,直立人来到如今的西班牙地区,成为最早的欧洲人,约20万年前,欧亚非的直立人逐渐消失,被来自非洲的新品种人类智人取代。


约3万到25万年前,旧石器中期,早期智人起源于非洲,后向欧亚非各地区扩张(除了美洲),这是人类第2次走出非洲。(大荔人、马坝人、丁村人、许家窑人、尼安德特人都属于早期智人)。直立人走出非洲后,约60万年前在欧洲演化出海德堡人,海德堡人又于约30万年前演化出尼安德特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和中近东。从大约25万年前至3万年前是尼安德特人繁荣的时期,尼安德特人制造出更为高级的工具,叫做莫斯特文化。独立演化成为早期智人的尼安德特人后来遭遇第2次走出非洲的早期智人以及第3次走出非洲的晚期智人,彼此共存过一段时间。随着第3次走出非洲的晚期智人的到来,使早期智人(包括第2次走出非洲的早期智人和独立演化成为早期智人的尼安德特人)在生存竞争中失败,尼安德特人消失的原因不明,推测可能是气候因素、文化不占优势、被智人屠杀等。之后约6万年前,随着冰河期的到来,生存环境愈发困难,终于在约3万年前,所有早期智人被淘汰灭绝。

约1万到5万年前,晚期智人也就是所谓现代人的祖先(山顶洞人、河套人、柳江人、麒麟山人、峙峪人即属于晚期智人)。大约10万年前,一大群智人占据了尼安德特人分布的领域,一般认为这群智人来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产生于大约15万年前至20万年前。入侵西欧的智人叫做克罗马农人,他们的文化很发达,在拉斯考克斯岩洞和肖威岩洞里留下了著名的绘画。智人(克罗马农人)出现后,他们的工具明显更加高级,叫做奥瑞纳文化。非洲直立人在5万年前至6万年前到达澳大利亚,3万年前到达亚洲,1.2万年前(据记载)到达美洲,不过有一些证据证明,早在5万年前就有人定居美洲。这是人类第3次走出非洲。


这些研究表明,数个具有直立行走并且能够制造工具或使用火的种族从非洲起源,并在不同的时间点走出非洲逐渐向世界各地迁移。而早期迁移出去的种族智力的发展程度并不如后来从非洲迁移出去的种族。照理说,在同一时间内,物种的进化程度应该大致相当,智力的发展程度也不会发生较大的差距。但事实是,在非洲地区的猿人或直立人都要比在欧亚地区的人属更强大,智力发展也要更快。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说,在非洲有特殊的环境能够让他们高速进化?如果存在这样的环境,那么他们为什么又要走出非洲去到纬度更高更寒冷的区域呢?或者说在非洲有高级文明在教化他们,加速了他们的进化进程?另外,为什么找不到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各历史时期的骨骼或骨骼化石?人类在演变的过程中为了抵御大自然的侵害和抗拒风寒,其身上的皮毛应当丰满,为什么却退掉了抵御风寒的绒毛?同时,热带地区动物的皮毛为什么不退化掉?近些年,人类在煤石中发现了铁,如钉子,钢筋等,煤炭的形成至少需要经历数个百万年,而这些现代科技下才能诞生的物品在远古是如何产生?

经研究,地球的年龄大约46亿年,而智人是大约在10万年前产生,当时只能使用简单粗糙的石制工具,过着茹毛饮血的日子。而现代人用了不到7000年就发展到如今的科技水平,速度之快令人咋舌。然而,就算在二十一世纪的高度文明社会,在一些原始地区,依然能够找到过着原始部落形式的人类,他们的智力水平虽然没有发达地区的高,但也足够学习和使用现代的一些科学技术。说明,现代人类除了自己的努力外,一定获得了某种高级文明的指引。

埃及的大金字塔(胡夫金字塔)位于埃及首都开罗西南约10公里的吉萨高地,塔身是用230万块大小不等的巨石堆砌而成,石料重达1.5吨至50吨。该金字塔对准地球的真北方向,真北不同于磁北,是地球的地理北极,仅从地面观测是无法找到地理北极的,古埃及人是如何对齐真北,令人摸不着头脑。而且,金字塔内部存在笔直的通道和规整的密室,古埃及人是如何用大小不一的巨石和砂浆在保持外观形成规则金字塔的同时砌出这些通道和密室的,目前仍然无法给出让人满意的解释。而且胡夫金字塔至少存在了7000年,从人类学的研究来看,那个时候的人只能使用极简单的工具,要搭建这样一个庞然大物,显然是不可能的。


许多科学研究者不得不从古代传说和神话中汲取养分。关于人从何而来?“泥土造人”无疑是传播得最为广泛的一个。

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一,创世女神女娲化生万物,每天至少能创造出七十样东西。相传女娲以泥土仿照自己造人,创造并构建人类社会;又替人类立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两性相互婚配,繁衍后代。

《楚辞·天问》中的有说:“女娲有体,孰能匠之”,意思是,“女娲创造了别人的身体,她的身体又是谁创造的呢”。《山海经·大荒西经》中:“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的记载。又云:“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其腹化为此神。”尽管如此,这些记载当中仍然没有明面提出女娲造人的说法。

《风俗通》中有关女娲的短文。天地开辟之初,大地上并没有人类,是女娲把黄土捏成团造了人。她干得又忙又累,竭尽全力干还赶不上供应。于是她就拿了绳子把它投入泥浆中,举起绳子一甩,泥浆洒落在地上,就变成了一个个人。后人说,富贵的人是女娲亲手抟黄土造的,而贫贱的人只是女娲用绳沾泥浆,把泥浆洒落在地上变成的。

这个故事,把一个活泼的少女形象生动的演绎出来。刚开始女娲想造一个与自己一样的娃娃来陪自己玩,于是拿黄土捏人。后来,女娲累了,就开始用绳子甩泥点,像一个孩子一样玩得不亦乐乎。但下文的富贵人与贫贱人的内容,又让人不免觉得恶俗了些,把整个故事的美好打破了。


在西方世界流传最广泛的是“上帝造人”。创世记1章26-27节:“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像造男造女”。创世记2章7-8节:“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耶和华神在东方的伊甸立了一个园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里”。


女娲用黄土造人,上帝用尘土造人。而尘土的英文就是“dust”,也有沙漠的意思。唐代王昌龄写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尘土也是黄色与黄土相当,并且在希伯来文中,亚当就是尘土的意思。圣经中还记载了上帝为什么创造人的原因,以赛亚书43章7节说:“就是凡称为我名下的人,是我为自己的荣耀创造的,是我作成的、所造作的”。可以说,上帝造人是为了荣耀神自己。 这里就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之前上帝就造了许多的天使。希伯来书1章14节说:“天使岂不都是服役的灵,奉差遣为那将要承受救百恩的人效力吗?”。天使智慧美丽,并且拥有许多神奇的能力,而堕落天使,路西弗成为后来鼎鼎大名的魔鬼,魔鬼的能力之强被称作万能。奇怪的是强大的天使尚且只是奴仆,为什么偏偏用黄土造的人是荣耀呢?

我们在画一幅画,写一篇文章或者唱一首歌的时候,达到极好的状态时才会得自己非常骄傲和荣耀。那么用黄土造的人,如何能够获得如此殊荣。难道仅在上帝吹入的那一口灵气吗?同样,黄土和上帝的形象这两个元素也非常重要。俗话说,“面朝黄土背朝天”。黄土承生长万有之能,是滋养万亿生灵的温床。地球为什么被称作“earth”,就是因为有丰富的土壤,土壤中包含了一切生命所需的元素。在国学中,土地代表德行,而黄色是中正之色,而“中”是中国人最看重的品质,它融合了正当、正义、恰当、调和、运化等等美好的意境,在中国人眼里黄土的意义就变得无比重大。

而按照上帝的形象造人,在国学中也有类似的描述。《素问·宝命全形论》云:“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列子》,“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冲和气者为人;故天地含精,万物化生” 。古人认为,人由天地之气交合而生,而且是得天地之全气,鸟兽得天地之偏气。上帝被称为全能,而神的形象也是至大至全。人是按照这种全大的形象而生,所以贵重。

那么如今凡人为什么如此不堪呢,生老病死,苦恼丛生。《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黄帝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黄帝问天师岐伯说:“我听闻上古的人,渡百岁后还能动作不衰,而现在的人年过五十岁就动作衰败,难道是世道变了,人越来越退化了吗?” 岐伯说:“不是这样的,上古的人,顺应天道,按照自然规律进行生活,饮食起居都有节制,并且不在房事中殚精竭力,所以能够形神兼备,颐养天年。然而现在的人,醉酒成性,以房事为乐,随意耗散自己的精气,不知道保持内在圆满,不知道控制自己的精神,总是想怎么快活怎么来,逆天道去生活,所以五十岁就衰了。”

人生而不平等,然而也有平等,就是都有一副皮囊,都会经历生和死。如果按照自然循规蹈矩的去生活,成为一个真真的人,也并非难事。

“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0243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