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历经磨难红7师:10位师长政委,无一幸存,贺龙扼腕

历经磨难红7师:10位师长政委,无一幸存,贺龙扼腕

75个红军师23

作者:卡迪罗

在工农红军历史上,红军主力部队先后存在过三个红7师,分别是红16军7师、赣西红3军7师和洪湖红3军7师,本文介绍的是洪湖红3军7师。

1931年3月,红2军团转移到湘鄂边根据地后,根据上级命令缩编为红3军,其中红2军4师和警卫团缩编为红3军7师,军参谋长孙德清兼任师长,政委李剑如。红7师下辖第19、20、21三个团,其中19团长罗统一,20团长李成蹊,21团长覃魁。

师长孙德清,1904年出生于安徽寿县,1924年入黄埔军校一期学习,北伐战争中任叶挺独立团1营营长,南昌起义中将粤军第75团的三个营拉出参加起义,曾协助段德昌开辟洪湖苏区,任红6军军长。

李剑如,出生年月不详,上海工人出身,参加过上海工人起义,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回国后被派往洪湖苏区,任红6军17师政委。

红3军整编完成后,贺龙和大部分军、师级指挥员都提出打回洪湖苏区,但邓中夏坚决不同意,并提出“从井救人,人固不救,救者必死”的理论,最后大家只能同意他的计划,北上荆门、当阳、远安地区,开辟新根据地。战斗一开始还算顺利,红3军很快攻克远安,并兵分两路进攻荆门、当阳。

红3军7师首任师长孙德清,第三任师长叶光吉

驻扎在宜昌的川军教导3旅的两个团迅速赶来救援,贺龙要求孙德清先击退川军,再攻打当阳,但孙德清不听。结果红7师刚把当阳城围起来,川军援军就已经赶到,腹背受敌的红7师与敌激战一天,损失很大,只得撤退。不久,红3军又在马良坪一带遭到敌军合围,眼看建立荆当远根据地的计划无法实现,贺龙只好率红军继续向北转移。

1931年5月5日,红7师政委李剑如率领的便衣侦查队先行来到谷城县紫金镇一带,这里有意大利人开办的一个教堂。教堂神父见李剑如等忽然闯入,厉声喝道:“你们竟敢闯入教堂圣地,不怕天主惩罚你们吗?”

李剑如冷笑一声:“我们是工农红军,今天路过这里想打搅一下。”

神父一听,忙换成一副笑脸:“原来是红军,失敬失敬,有帮得到的地方我们一定尽力!”李剑如听了哈哈大笑,于是“借”走了神父私藏的十多支步枪。

1931年6月14日,红3军翻过武当山,抵达鄂西北的房县,贺龙、邓中夏决定在这里建立新根据地。由于策略对头,拥有20万人口的房县苏区很快建立起来,使红3军有了个落脚点。这时上级传来新的指示,撤销了邓中夏的职务,命红3军立即返回洪湖苏区。9月28日,红7、8师在刘猴集与前来迎接的红9师胜利会师,终于回到了离开近一年的洪湖苏区。

房县凤凰山烈士陵园

回师洪湖根据地后,王一鸣、彭之玉被任命为红7师新任师长和政委。

王一鸣,出生年月不详,湖北枣阳人,黄埔军校三期生,曾任枣阳农民赤卫队长、红6军16师师长、红3军8师师长。彭之玉,1907年出生于湖北江陵,1926年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六期)学习,曾任鄂西游击大队1中队党代表、湘鄂西苏区宣传部长。

其间,因为夏曦和红3军指挥员们打嘴仗,红3军的三个师部一度被取消。直到1932年1月,在上级的命令下,红3军才恢复第7、9师的师部,红7师师长仍是王一鸣,师政委由陈培荫接任。陈培荫,出生年月不详,湖南人,参加过秋收起义,曾任红3军9师政委。

1932年1月,王一鸣指挥红7师奔袭汉阳黄陵矶,全歼蒋军嫡系钱大钧部一个营,俘敌500余人。黄陵矶距离武汉只有30多里,红7师的这次行动大大震动了蒋军高层,迫使他们调集重兵来进攻洪湖苏区。4月,在夏曦的命令下,红7师在瓦庙集与蒋军血战七昼夜,虽然迫使蒋军最后撤退,但红军在历次战役中所缴获的弹药也消耗一空,事实上得不偿失。

剧照:红3军在平原上大修工事

由于夏曦坚持要求与蒋军进行阵地战,在敌人的优势火力面前,红军伤亡惨重。红7师曾一度出击外线,但没能调动多少敌人。1931年8月,红7师在新沟咀战斗中遭到重创,师政委鲁易被俘,3个团长全部牺牲。

鲁易,原名鲁其昌,1897年出生于江西黎川,曾任黄埔军校少将副主任、红3军政治部主任,被俘两个月后就义。事后,由王鹤接任师政委。王鹤系湖南人,黄埔军校五期生,参加过广州起义,曾任红8师政委。

1932年10月,节节败退的红3军被迫撤出洪湖苏区,踏上七千里转战之路。夏曦原计划去襄北会合同样退出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但他们已经提前离开,红3军在大山里转了一圈,最后还是折回湘鄂边根据地。途中,王一鸣师长被捕,由时年32岁的原红8师政委叶光吉接任红7师师长。叶光吉,湖北宜都人,马帮商贩出身,曾任红3军经理部长。

湘鄂边是1928年贺龙成立红4军的地方,夏曦决定恢复这里的根据地。但同时他又逮捕了红7师政委王鹤,并改由盛联钧继任。

盛联钧,出生年月不详,湖北人,曾任红25团政委。在夏曦的错误指挥下,叶光吉虽然指挥红7师浴血奋战,但还是丢失了根据地首府鹤峰。1933年7月,为了调动敌人,贺龙和夏曦决定各带一个师活动,夏曦带着的是红7师。

红3军7师第四任师长卢冬生雕像

贺龙刚离开,夏曦以故意丢失鹤峰县城的罪名,逮捕了红7师师长叶光吉和政委盛联钧。叶光吉不愿受这样的不白之冤,直接跳崖牺牲,以死明志。盛联钧则不久后被害。事后,由卢冬生接任红7师师长,他是负责与上级联络的重要交通员,因此,虽然夏曦几次和卢冬生拌嘴,却也没能把他怎么样。

在夏曦的要求下,红7师这时已经取消了政委及以下政工人员,指挥部队的只有军事首长,也没有具体参谋人员,这导致部队战斗力大大下降。到1933年年底,红7师在鄂军的追击下已无法在湘鄂边立足,只得在与红9师会合后,一路败退至几省军阀间交界的黔东地区,部队这才得到休整的机会,此时红7师仅剩1500余人。

在贺龙、卢冬生等人的斗争下,夏曦部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恢复了政工制度、建立黔东根据地。1934年11月,与红6军团胜利会师后,红7师改称红2军团4师,这支历经磨难的部队终于迎来了曙光和新生。红7师10位师长政委,居然有8位被错杀,1位牺牲,1位被俘就义,无一幸存。这在红军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贺龙在严酷的年代,营救了很多干部。对红7师干部的错杀扼腕叹息,却无可奈何。

附录

红3军7师历任师长

孙德清(1931.03-1931.09,1932年错杀)

王一鸣(1931.09-1932.10,错杀)

叶光吉(1932.10-1933.07,错杀)

卢冬生(1933.07-1934.11,1945年牺牲)

红3军7师历任政委

李剑如(1931.03-1931.09,1932年错杀)

彭之玉(1931.09-1931.10,1932年错杀)

陈培荫(1932.01-1932.05,1932年错杀)

鲁易(1932.05-1932.08,被俘就义)

王鹤(1932.08-1933.02,错杀)

盛联钧(1933.02-1933.07,错杀)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7921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