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半,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的大地震,这次地震导致69227人死亡,17923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8452亿元。
地震发生后,社会各界慷慨解囊,捐款捐物希望能够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重建家园。不久后,一张残疾乞丐捐款的照片传遍了我国大江南北。照片上一位残疾少年坐在一个废弃的轮胎上,一手撑地一手费力的将钱塞进捐款箱。几天后他再次来到捐款箱前,又将几枚硬币放了进去。
这位靠乞讨为生的残疾少年,在汶川大地震期间,先后4次捐款,合计金额185元。尽管捐款的数额不大,却都是他一块一块乞讨来的,更可能就是他每天的饭钱,为此他成了网友们口中的“史上最感人乞丐”!他的义举也被很多人记在了心里。
那么,11年过去了,这位少年的现状又如何呢?少年名叫龚忠诚,当时年仅18岁,他来自河南驻马店市新蔡县,因患有小儿麻痹症,双腿严重退化,早已无法行走。母亲在他6岁时不幸去世,他便在14岁那年跟着父亲四处流浪乞讨。
龚忠诚的事迹传开以后,广东黄振龙凉茶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深受感动,立刻联系到他,并将一家两茶铺3年的经营权转赠给了龚忠诚父子。如今,他依然在经营着凉茶铺子,彻底告别了颠沛流离的日子,家人的生活也有了保障。
“那么多好心人帮过我,我没能回报什么,心里一直很内疚。”龚忠诚说,正是这份报恩之心,驱使他成了一名广州市残联志愿者。
当志愿者之后,龚忠诚走访过不少与他经历相仿的残疾人士、参加过许多社会公益活动。从被帮到帮人,他收获着一份感动,“能够帮到别人我很开心,也更能理解当初帮助过我的人。”
“但由于我的现状,能帮到的人实在太少。”龚忠诚坦言,“所以我先要用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才能帮到更多的人。”上一年,在各界的努力下,龚忠诚成了“爱心凉茶店”的掌柜。经过一年多的学习与适应,他已可以熟练地经营这家凉茶店。然而,由于店铺合同问题,从12月21日起,凉茶店被迫停业3个月,“黄振龙公司正为我寻找新店铺。”龚忠诚说。
与经营凉茶铺相比,在龚忠诚心中还酝酿着另外一个想法。“我希望能开一家手机维修店。”龚忠诚说,“这才是能真正靠自己双手干起来的活。”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龚忠诚花了5000元报名参加手机维修培训。
看了龚忠臣的事迹,相信也给大家带来了很深的感触,在那种情况下,当时的情形的的确确打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即使在混的人我想也会为受灾地区做出点贡献,而龚忠诚那样艰难的人,都能捐出自己所得,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为他点赞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7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