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北京市云开学的第一周,没想到每个学校上课方式都不一样

北京市云开学的第一周,没想到每个学校上课方式都不一样

4月13日起,北京市中小学开始线上上课。我们这属于比较晚的了吧?别的省早就开始啦,这不眼看着开学无望,只能赶紧线上学起来了。

想当初,春节刚过完那阵,网上初三高三陆续开课,好多在家各种姿势上网课的老师们,给大家带来了很多欢乐,而且我们通过那时候的图片,了解到的网课是这样的:

或者是这样的:

但其实这样的还是少数,可能那会儿来不及制作统一的课程吧……

反正现在大家上的都是区和市级牵头统一录制好的课,老师应该也是选的级别比较高的。所以即便开学了,能听一听自己班主任老师讲的课,也成了奢望。。。。

我们学校的线上上课方式

海淀区来讲,我们学校上课要用2个平台和一个微信群。光是弄清并适应这些平台和工具,我们差不多就用了2天时间……

一个平台是海淀区教委的网站,要用学生的ID号和密码登录进去观看,目前看有数学、科学。然而本周数学并没有学课本知识,不知道为什么天天在玩魔尺……问了老师,说后面就有课本内容了。

一个是北京市统一录制的课程,空中课堂。目前看有语文、道德与法治、英语。不需要登录,各种你能想到的平台都能看,包括头条上。每次课也就20多分钟。

今日头条上的“在家上课”版块

2个平台的基础上,老师再组建6人为一组的微信小组群,有这么几个作用:

1、每周老师发放当周课表,学习任务,像这样的:

2、老师在群里布置作业,学生写完之后批改和点评作业。

3、讨论学习内容。

比如语文第一节课《春夏秋冬》学完之后,老师会带大家讨论四季,以及学习到的生字的偏旁等。大家就是在微信群里发语音,同步性差一些,气氛如何完全取决于小朋友的配合,所以有的群学习效果比较好,有的就一般啦。这个学习每周一次,一次40分钟。

别的学校的上课方式

就我身边的情况来看,我们无论从上课的强度还是作业都是非常少的。

同样是一年级,海淀区另一个朋友A的学校早就开始课文的学习了,每天各科老师也是变着花样的布置打卡作业,从小报设计、手工、写字、朗读等等什么都有,同时用到钉钉、Umu、一起学(后面这俩是啥?)以及各种交作业的小程序。

朋友B也在北京,他们主要用的学校自己开发的平台。每天课不少,英语每天都有,但是每节课也就十来分钟。

朋友C也在海淀,她们家是三年级。但上课是全班同学进腾讯会议,老师通过共享屏幕播放网上的视频,但是中间会暂停带大家练习、讨论,整个一节课下来也要40分钟,非常接近线下的教学了。据那个朋友说,觉得这样学习效果很好。

为啥那么期待孩子开学?

其实每天花时间陪着上课、乱七八糟的平台和工具、五花八门需要挑选的课程,这些都不是家长期待开学的关键原因。

关键是,家长们搞懂了这些,付出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来教学,可能仍然无法达到课堂教学的效果。为啥一年级的视频课时间就那么短?因为上课时老师大部分的时间都要带孩子们读、写、练。而且可以通过大班课的形式,让孩子们形成竞争氛围,提升专注力,强化吸收率。

可是线上教学没有办法这么做,一节线上课20分钟,剩下20分钟是需要家长来完成老师的工作,家长如何完成、完成得好不好,其实心里是没什么底的。

最关键的是,家长说十句,不如老师说一句。

目前北京已经恢复了高三、初三的课堂上课,还没有小学段什么事儿。都说得直奔9月开学了,现在看还着实不好说,希望9月份能顺利开学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7369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