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 > 糖尿病患骨质疏松几率翻倍,做到这四点,不做骨脆脆

糖尿病患骨质疏松几率翻倍,做到这四点,不做骨脆脆

#糖尿病##预防糖尿病并发症##骨质疏松##预防骨质疏松#

近年来,骨质疏松症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一些体脂仪更是可以估算骨量的多少,让年轻人们提早接触到骨质疏松的概念。对于非糖尿病患者而言,骨松可能是50岁以后才需要考虑的事情,但是对于糖友而言,却需在确诊糖尿病后就将预防骨质疏松提上日程。

据报道,约有一半的糖友伴有骨质疏松症。与正常人相比,糖尿病人更容易钙流失,长期钙质得不到补充,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症。那么,糖友应该如何预防骨质疏松呢?


糖友钙质易流失,骨头“伤不起”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陈容平表示,糖尿病除了存在糖、蛋白质、脂肪的代谢紊乱,也会引起钙质流失和骨代谢的异常。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多饮、多尿,而大量的钙、磷矿物质就会随着尿液排出体外,如果此时缺乏必要的钙剂补充,就会造成患者的“钙负平衡”,导致骨质脱钙、骨质疏松。

此外,糖尿病患者体内的活性维生素D水平往往偏低,这会影响钙、磷等矿物质在肠道的吸收。2型糖尿病所特有的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对于骨骼的破坏更是雪上加霜,它会影响蛋白质的正常代谢,使骨基质合成减少。在这些因素的“夹攻”下,导致糖尿病患者骨密度降低,成为骨质疏松症发作的高危人群。


辨识糖友“骨松”特点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兼有糖尿病及骨质疏松两方面的特点,多见于病史较长的老年糖尿病人。在疾病早期,病人常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的进展,会逐渐出现腰背部疼痛、驼背畸形、身高变矮、四肢无力、小腿抽筋。严重者可出现自发性骨折或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如咳嗽、打喷嚏、弯腰、负重、挤压、跌倒等情况)发生骨折,骨折部位以胸腰椎、髋部及腕部等处最为多见。



四要点防“骨脆脆”

骨质疏松与糖友“难舍难离”,那么糖友该如何与之“一刀两断”呢?陈容平表示,因为糖友患骨质疏松,很大程度上与血糖控制不好有关,这导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与原发性骨质疏松在疾病表现、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上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防治糖尿病骨质疏松,首先是控制血糖。“糖尿病病情控制稳定,也就解除了骨质疏松的重大诱因。”除了控制血糖外,糖友防骨质疏松,还要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每天500克牛奶,一斤深色蔬菜。一般来说,糖尿病常规食谱中的钙、镁、锌含量明显不足。因此,糖尿病患者要保持营养均衡,不能过度节食,平时应多吃钙含量丰富的食物,如牛奶等奶制品、富含钙质的蔬菜、豆类、鸡蛋、鱼等。建议糖友可每天喝500克牛奶,吃一斤深色蔬菜,对于钙的补充有很大帮助,但注意别同时吃大量菠菜、苋菜等草酸含量高食物,以免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

运动强健骨骼。规律性的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游泳等,不仅能够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和体重,还有助于强健骨骼、预防骨质疏松。

日晒半小时。充足日晒可以促使皮肤合成更多的活性维生素D,促进肠道内钙的吸收,因此,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天有不少于半小时的日晒时间。

陈容平强调,糖尿病患者还必须戒除一切不利于骨骼健康的生活习惯,比如吸烟、酗酒、大量饮咖啡、浓茶等。对于已经合并骨质疏松的糖尿病患者应3-6个月行骨密度检查,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相关治疗药物。




指导专家/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 陈容平

文/健康参考全媒体记者 魏静红

通讯员/胡琼珍

图/来源网络

编辑/殷鑫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7079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