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对这个世界的好奇,我想也许比骄傲自满安于现状要重要很多,因为好奇可以促使你对自己之外的事物更加感兴趣,这种感兴趣就能促使你总在不断进步,根本不敢有片刻停留,生怕一个不注意,就会被世界抛弃。
然而历史上总有这么一些人或者朝代,保持着一种骄傲自满的态度,觉得除了自己之外的东西都是毫无价值的,也觉得世界上自己就是盛世天朝,其余国家都要朝贡方可,但是在他们与世界隔绝的那些时间里,他们根本不知道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清朝时期就是这样一个明显的时代,故步自封,自以为是,一群英国使者出使中国,大清皇帝乾隆视若罔闻,对他们先进的东西根本不感兴趣,可是在洋人的放大镜背后,虽然保住了大清的面子,却没有办法将花柳病掩盖住,这也许就是这个封建王朝的里子吧。
01 崛起的英国
1769年,英国人瓦特发明了工业蒸汽机,随即第一次工业革命浩浩荡荡展开,作为发明蒸汽机的国家,自然也是抓住机遇迅速发展,顺利跻身于世界强国行列。此时的英国,不仅打败了荷兰、西班牙、法国等列强国家,还在这些国家逐渐做起生意。
随着英国的逐渐强大,对古老的东方国家大清朝也是十分感兴趣,一方面英国人想了解一下大清朝究竟是什么模样,另一方面是希望将自己的生意做到中国。可是盛世天朝当时正处于乾隆鼎盛时期,一切表面看起来都十分繁荣昌盛,乾隆根本看不起大清以外的国家,对国际贸易也是施行闭关锁国政策,只有广东开放了一个港口可以让大清指定商人与外国经商。
除了港口开放仅此一个之外,大清对于外贸的税收也是十分复杂,各种税收60多种,让那些与中国贸易的国家十分头疼,这里边当然也就包括了强大的英国人,他们觉得这样对自己不公平,试图找一个机会来与大清皇帝聊一聊。
02 英国使团出发洽谈
英国经过商量之后决定派出一个使团前往大清参加乾隆80大寿,实际上当时乾隆已经82岁,所说的80大寿不过是英国人的一个借口而已,他们说是想给乾隆补过80大寿,这件事情很快就上纲上线、
两广总督郭世勋收到英国使团的来信,就迅速草拟了一个奏折给乾隆,奏折中声称英国国王错过乾隆80大寿感觉十分不安,想要找个机会给乾隆补过一下,并且带着很多礼物前来上贡给大清。
至于英国当时的信件是否是这个意思,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大清的奏折中,确实感觉自己就是天朝上国,而英国仅仅就是一个国王因为错过乾隆80大寿惶恐不安的小国而已。乾隆一看这个奏折,觉得英国人还是态度可以,就同意这个使团前来中国。
使团一路浩浩荡荡前往中国,沿途看到很多茅草房,一看就觉得大清很贫穷的样子,他们所到之处,均仔细观察,记录下一些经纬度和很多建筑特点,绘制成地图,因为他们此次出行的目的,除了谈论商业合作之外,还有其它目的。
英国使团的代表人是马戛尔尼,此人曾经当过三年俄国大使,还在国会当过议员,在爱尔兰当过首席大臣,要不是对大清这个古老国度感兴趣,他是断然不会答应担任使团负责人出行的。
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英国在出行的时候专门挑选了很多礼物,其中包括望远镜、地球仪、放大镜、榴弹炮、鸟枪、连珠枪、还有110门重炮的战舰模型,这些东西都是当时全世界比较先进的东西,英国想要借此展现自己的大国实力,也希望有人看到这些东西想要买,那他们的生意之路也许就会比较顺畅。
03 乾隆的面子
在海上航行近一年,英国使团终于抵达中国,1793年7月3日,英国使团的狮子号大船抵达舟山群岛,停在港口等待清朝官员去接应。因为船实在太大,而且很少有外国人前往中国,所以百姓们都十分好奇,纷纷去参观这些英国人,嘴里还喊着“你看红毛人”。
7月5日,定海镇马总兵前来迎接英国使团,见到使团之后开始了中国人特殊的问候方式,主要就是有没有吃饭,睡得好不好之类的,搞得英国使团有些莫名其妙。他们只想早点见到皇帝,好谈论自己的事情,于是就希望马总兵直接带他们去天津。
可惜当时大清航海技术太差,根本没有办法直达天津,只能一个港到一个港顺序前进,按照这样的速度去到天津,可能又是很久,英国人根本无法忍受这样漫长的等待。没有办法马总兵只能与一个文官商量,在当地找一些去过天津的海员带路前往。
官兵随便去到周围村庄,很快找了一群人来,经过询问之后最终确定有两个海员曾经去过天津,马总兵不问是非命令两人带领英国使团前往,整个过程英国使团都是蒙圈状态,他们觉得大清怎么能这样剥夺人权呢,根本没有别人的自由可言,真是一个可怕的地方。
此外,在前进过程中,使团的粮食因为潮湿长霉,马总兵又是将负责的官员一通臭骂,负责的相关人员都被打一顿,英国人全程蒙圈,越来越不能理解这个所谓的天朝上国为何对待人这么随意,根本没有人权可言。
两个所谓的带路人,实际上根本就是一窍不通,英国人只能靠自己摸索前进,去到天津,然后再去北京,抵达北京后,依旧没有见到皇帝,而是将他们安排在圆明园一个潮湿阴暗有虫子的房间住。
使团有些尴尬,希望重新换一个房子,负责接应的官员向皇帝申请后才去到一个比较舒适的房子中住。此刻已经距离见到皇帝的日子很近了,官员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使团成员乖乖对皇帝行跪拜礼。
英国使团觉得要他们向皇帝跪拜,那明显就是不公平的,显得自己地位低下,可他们不知道,一开始在海上航行的时候,英国人送的礼物,就已经被大清装上写着“英国人进贡”的船中了,自始至终,大清都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英国只是一个来朝贡的小国家而已。
最后在是否跪拜这个问题上发生争执,英国使团想找一个会中国文言文官文的人写一个奏折给皇帝声明一下,可找来找去,也没有一个人会中文,之前写奏折的那个会中文的人担心被大清皇帝知道自己帮英国人翻译而杀头,就不敢跟随英国人一同前往。
经过再三寻找和思考,最后发现使团中有一个13岁的毛头小子侍童小斯曾经是写中文的那个人徒弟,就打算死马当做活马医,大家一起想办法翻译,再让小斯模仿之前老师的字迹抄下来。这样一来似乎还是有些可以,经过这个奏折商量,乾隆同意英国使团按照他们对英国国王的单膝下跪礼来对待自己。
不过乾隆心里十分不愉快,下令将英国使团的伙食和赐予的东西大大减少,还说坚决不会与他们合作,等大寿结束,就让他们火速卷铺盖走人。
04 大清的里子
好不容易见到乾隆皇帝,可是这个82岁老人也是客套一番,虽然让人觉得和蔼可亲,但是生意之事,完全免谈,还有英国人送的礼物,乾隆看完之后也觉得没有什么稀奇的,他只是在有110门重炮的军舰模型那里仔细观察,并且询问了英国使团一些问题,最后说那就是小孩子玩的东西,可是英国使团走后,乾隆加强了海防,一再提醒要注意英国人,可以见得其实乾隆内心还是十分清楚的。
大清一切看起来都十分繁华,或者说在他们自己眼里是十分繁华的,可是在英国使团眼里,并不觉得大清繁荣,他们看到的反而是一个明明很落后,还不愿意改变自己的国家,还有这个国家的花柳病是那样普遍。
英国使团见到和珅之后,和珅曾叫他们帮忙医治自己花柳病,后来与使团交情慎密的乔人杰和王文雄也叫英国使团帮助自己治疗花柳病,并且在使团临走之际,还寻求药方,为了以后能够一直医治。
由此可见,清朝实际上连最基本的医疗、科技、军事能力都没有,可是自己还偏偏以为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天朝上国,英国人无法理解他们的行为,我们现在也无法理解他们的行为。
05 结语
使团之中的那个13岁男孩,后来带领英国军队打入大清,发动了鸦片战争,利用当时出行他们对大清的观察了解,这些战役打得基本不费吹灰之力,直到这个时候,大清才明白,原来的盛世天朝,不过就是浮生若梦而已罢了。
一场英国使团的突然来访,乾隆为了维护面子所做的一切事情,刚好又在不知不觉中暴露了大清的里子,最后一个13岁小男孩也能成为欺负大清的罪魁祸首,可想而知,一个时代的发展或者说一个人的发展是坚决不能脱离世界的,常怀好奇之心,多对世界进行不断摸索,这样才会处于不败之地,更不至于落后挨打!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54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