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廿四气诗 处暑七月中》
唐代:元稹(zhěn)
向来鹰祭鸟,渐觉白藏深。
叶下空惊吹,天高不见心。
气收禾黍熟,风静草虫吟。
缓酌樽中酒,容调膝上琴。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每年公历/阳历8月23日前后为处暑假。"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处暑节气处在短期回热天气(秋老虎)期内,"秋老虎"一般发生在公历8—9月之间,每年秋老虎的时间长短不一,总体来说持续半个月到二个月不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此后中国长江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二候天地始肃,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三候禾乃登,黍、稷、稻、粱等农作物成熟。
民间习俗:祭祖、出游迎秋、吃鸭子、放河灯、开渔节、泼水、煎药茶、拜土地爷等习俗。
谚语:
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
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
热熟谷,粒实鼓。
处暑雨,粒粒皆是米(稻)。
处暑早的雨,谷仓里的米。
处暑若还天不雨,纵然结子难保米。
处暑三日稻(晚稻)有孕,寒露到来稻入囤。
处暑谷渐黄,大风要提防。
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46137.html
赞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手脚经常麻木,很可能是这几种病在作怪,千万不要小瞧!
« 上一篇2020-04-17 22:18:36
谷雨时节,雨水逐渐增多,这3种食物记得要多吃,营养丰富又健康
下一篇 »2020-04-17 22: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