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夏朝之前的中国,中国新石器时期文化代表————黄河流域篇

夏朝之前的中国,中国新石器时期文化代表————黄河流域篇

黄河上游

半山、马厂文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

年代:年代约为公元前2500至公元前2000年

发现地:1923年首次分别发现于甘肃省和政县半山、青海省民和县马厂塬

特点:以农业生产为主,使用石刀、石斧和骨铁等工具。半山彩陶用红、黑两色绘成,常以锯齿形镶边。马厂彩陶多用红色绘成。从陶器的造形和花纹方面比较,半山文化和马厂文化似为一个文化前后相承的两个发展阶段。

马家窑文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年代:出现于距今五千七百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发现地:1923年首先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的马家窑村,

分布地: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地区及甘肃,青海境内的洮河、大夏河及湟水流域一带

特点:房屋多为半地穴式建筑、也有在平地上起建的,房屋的平面形状有方形、圆形和分间三大类,以方形房屋最为普遍。马家窑文化制陶业非常发达,其彩陶继承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爽朗的风格,但表现更为精细,形成了绚丽而又典雅的艺术风格,比仰韶文化有进一步的发展,艺术成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

齐家文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年代:公元前2200年至公元前1600年

发现地:甘肃广河县齐家坪

主要分布:主要分布于甘肃东部向西至张掖、青海湖一带东西近千公里范围内,地跨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等4省区

特点:齐家文化为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早期文化。齐家文化的陶器以黄色陶器为主,且有刻创纹路,并常有绳纹。主要是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褐陶,一些器物的表面施以白色陶衣。齐家文化的墓地与村庄在一起,大多数墓葬为单人,但亦有成年男女合葬,合葬之中男性为仰身直肢,女性则呈蜷曲姿态,墓中大多有石器与陶器作为陪葬。此外,地面上发现类似于宗教建筑的石造建筑

黄河中游

裴李岗文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时间:距今 8500年 ~ 7000年

发现地:河南新郑的裴李岗村

主要分布:主要分布在河南中部,豫北、豫南

特点:证明早在8000年前,汉族的先民们已开始在中原地区定居,从事以原始农业、手工业和家畜饲养业为主的氏族经济生产活动。填补了我国仰韶文化以前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一段历史空白。许多史学家和考古学家认为,在裴李岗文化时期,这里居住着一个少典氏族。他们在丘陵和台地上,用耒耜、石斧、石铲进行耕作,种植粟类作物,用石镰进行收割,用石磨盘、石磨棒加工粟粮。还种植枣树、核桃树等。在木栅栏里和洞穴中饲养猪、狗、牛、羊、鹿、鸡、等。用鱼镖、骨簇从事渔猎生产。他们建有许多陶窑,烧制钵、缸、杯、壶、罐、瓮、盆、甑、碗、勺、鼎等。他们烧制的陶猪头、陶羊头和陶人头等艺术品形象逼真。他们建有公共氏族墓地,小孩子死了就装在瓮里安葬,成年人死了不分男女,一律头南脚北安葬。

仰韶文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时间: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持续时长2000年左右

发现地: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

分布地: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

特点:仰韶文化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文化,其村落或大或小,比较大的村落的房屋有一定的布局,周围有一条围沟,村落外有墓地和窑场。村落内的房屋主要有圆形或方形两种,早期的房屋以圆形单间为多,后期以方形多间为多。仰韶文化内涵丰富,分布地域辽阔,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文化差异很大,形成不同的文化类型。

黄河下游

大汶口文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时间:距今约6500—4500年

发现地: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

分布地:分布地区东至黄海之滨,西至鲁西平原东部,北达渤海北岸,南到江苏淮北一带,基本处于汉族先民首领少昊氏(黄帝部落)的地区,为龙山文化的源头

特点:大汶口文化盛行枕骨人工变形以及拔牙。陶器多见夹砂或泥质的红陶,早期以红陶为主,晚期发展为轮制陶器,出现了硬质白陶,纹饰常见镂孔、划纹、附加堆纹、篮纹,还有彩陶和朱绘;彩陶较少但富有特色。石器磨制精美,中期以后更出现了制作精良的玉器。此外,还发掘出了各种骨制、牙制的工具和装饰品。为以种植粟为主的原始农业生产,饲养猪、狗、牛、鸡等家畜,同时渔猎经济也是其重要的生产部门。大汶口人的葬式一般为仰身直肢葬,也有俯身葬、屈肢葬和二次葬等,另外还发现部分折头葬、折肢葬等较为特殊的葬式。中晚期以后发现有木质葬具,在有的成人墓的随葬品和儿童瓮棺的葬具中还使用了带有各种陶文的大口尊。出现了夫妻合葬和夫妻带小孩的合葬,它标志着母系社会的结束,开始或已经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

龙山文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时间:年代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距今4000年前)

发现地: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县龙山镇

分布: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龙山文化源自大汶口文化,为汉族先民创造的远古文明

特点:。这个文化以许多薄、硬、光、黑的陶器,尤其是蛋壳黑陶(分布日照、济南)最具特色,所以也叫它“黑陶文化”。此外还有大量的石器、骨器和蚌器等。他们以农业为主而兼营狩猎、打鱼、蓄养牲畜。已有骨卜的习惯。且可能已经出现了铜器。历史上夏、商、周的文化渊源,都与龙山文化有联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2490.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