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一边拼多多,一边直播带货,2020年,阿里可能要渡劫

一边拼多多,一边直播带货,2020年,阿里可能要渡劫

几家互联网巨头之中,阿里看上去最大,但实际上却是最危险,根基最不牢固的。

百度:移动搜索80%以上的市场份额,虽然由于信息流内容平台的兴起,搜索流量有所下滑,但失去的都是不能产生商业价值的免费内容流量,真正能产生价值的商业搜索流量一点没减少。百度的企业客户几乎都没有缩减在百度上的SEM预算,何况百度的信息流也没有落后太多。百度虽然感觉远离了媒体聚光灯,但其实一直在闷声赚大钱,这也许正是李彦宏想看到的结果。

腾讯:社交领域的霸主,100%的覆盖率,再加上游戏、游戏直播以及音乐等,也都是高度控盘。

头条:内容领域的霸主,头条+抖音,也差不多是100%的用户覆盖率了,头条发力的位置很讨巧,相当于收编了以前搜狐、新浪、网易等内容客户端的流量,避开了BAT的势力范围,成为一个新巨头。

虽然头条和腾讯之间是有竞争,但并不是正面竞争,而是通过产品的错位竞争对用户的使用时长进行争夺,最终的结果也一定不是谁干掉谁,有你没我,而是达成一种平衡。毕竟两者的产品中虽然有些功能模块存在重合,但整体产品定位完全不同。

至于阿里,给人的感觉就是大,业务没有边界,四面出击。

腾讯似乎也好战,封这个,封那个,但腾讯的好战更多的是一种防守,而非进攻,且很多时候也都是出于对用户体验的保护。不少互联网企业都在想方设法从微信上薅流量,包括淘宝、拼多多等,在微信上搞邀请,搞外链,搞口令,搞拼购,其实很打扰用户。腾讯在自己的地盘上,肃清一些对用户的骚扰,且很多时候来自于用户自己的举报,严格意义来说算不上是封杀,大家没必要被那些薅不到流量气急败坏的互联网企业带节奏。

而阿里不一样,收购UC、收购高德、收购优酷、收购口碑饿了么等等,几乎没有自己不触及的领域,但阿里的业务在任何一个领域,包括自己的主业,却又都有强劲的竞争对手,总让人有一种好战必亡的担心。

电商: 2019年,拼多多已经取代淘宝在义乌小商品的市场地位了,义乌快递的揽件数量,拼多多超过了淘宝,作为淘宝起家的地方,阿里的后院已经被抢了,说拼多多有点low?当年淘宝不也这样么?做大了自然会洗白,自然会有拼多多版的“天猫”。至于京东,自营+物流的双壁垒,确保了京东的用户体验,plus会员忠诚度很高,虽然市场份额看上去落后,但一直稳中有进,在拼多多和阿里的竞争中,完全可以坐山观虎斗。

云计算:一直拿公有云的市场份额说事,但国内绝大多数的新基建买单者都是大中型企业和政府机构,阿里云在私有云和混合云主导的云计算市场上,其实没有什么话语权,看看那些上亿元的云计算服务(包括IDC)采购的中标结果就知道了,阿里想把公有云推给大企业有多难。因为对于业务量稳定、技术人员充沛的非互联网大中型企业来看,长期使用公有云反而更贵,公有云的弹性伸缩也毫无意义,而如果用来搭建自己的数据中心,显然还是openstack那一套东西最合适,而这不并使阿里擅长的,并且阿里云严格来说也不是中国企业,考虑国产化,用阿里云还不如去用天翼云。除非阿里把云计算业务也像支付业务一样,完全拆分到国内来独立发展,否则总也摆脱不了这个缺陷。

至于收购来的其它业务,UC、高德、优酷、口碑饿了么等等,则大多都是老二老三这样的跟随者,且大部分业务,在被阿里收购后,市场份额都有下滑,从老大跌到了老二、老三。

目前,阿里的光鲜,完全依赖电商业务的光环。2019年第四季度,阿里收入1614亿、同比增长37.7%,其中核心电商营收1415亿,同比增长37.6%,增长轨迹与“大盘”如出一辙,这绝非巧合,因为无论阿里如何四面出击,仍无法摆脱近乎单一的商业模式,而一旦由于拼多多、京东,以及近日被抖音和快手炒热的直播带货,对阿里的核心电商业务带来冲击,影响了阿里核心电商的利润,那么阿里其它那些靠核心电商业务输血才能活下来的亏损业务,都将面临巨大的困境,很可能将是系统性风险。

一边是羽翼丰满的拼多多,以阿里的成长方式向阿里发起挑战;一边是直播带货的风起云涌之下,找到流量变现方式的其它互联网巨头,入侵电商领域。2020年,对于阿里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需要渡个小劫吧。

创作不易,欢迎朋友们关注、评论、转发。如企业转载或其它,请联系:keji5u(科技无忧订阅号)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2352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