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 > 6500年前恐龙的灭绝并非坏事,科学家认为生物灭绝有积极影响

6500年前恐龙的灭绝并非坏事,科学家认为生物灭绝有积极影响

18世纪时期,随着人类第一次发现恐龙化石后,从此,人类便揭开了这一古老动物在地球上曾经的辉煌。考古学家通过大量发掘恐龙化石,发现这个种群应该是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种群,它们的足迹遍布五大洲,甚至还有可能在南极大陆上出现过。然而,6500万年前的一场灾难突如其来,导致它们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关于恐龙消失的原因,一直以来都是众说纷纭,但其中存在比较主流的说法,那就是小行星撞击学说。

小行星撞击学说,是在考古学家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上发现一个巨大地下陨石坑后提出的。他们认为,当时有一颗大规模的小行星砸在了尤卡坦半岛上,撞击的能量导致周围火山一起喷发,从而对全球气候造成影响。在其它学说得到更加充分的证实之前,小行星撞击学说会是大多数人支持的原因。同时,考古学家们还发现,跟随着恐龙灭绝的还有大量陆地生物。此次小行星的撞击,几乎导致了陆地上八成以上的陆地生物都灭绝了,也因此,这一次的生物事件也被称为“第五次生物大灭绝”。

听到“生物大灭绝”这几个词,很多人可能会感到毛骨悚然。虽然,我们人类到现在还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灾难,但是通过一些灾难电影,观众们还是能够感受到世界末日是什么样的场景,而且也会给人类造成一定的打击。因此,生物大灭绝一直以来都被人们认为是自然界对地球生命的惩罚。但其实,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如果没有地球一轮又一轮的生物大灭绝事件,如今又怎么可能会有人类的立足之地呢?

古生物学家通过长期的研究发现,史前地球的大气中含有高达30%左右的氧气、而如此富含氧气的环境,也使得大多数动物都朝着庞大体型的方向进化。如果没有生物大灭绝的发生,那么恐龙可能会继续统治地球,即使后来人类的祖先照常进化,也会时刻受到恐龙的威胁。总而言之,现在的地球是自然演化的结果,人类能够生存在地球上几百年,还真得感谢上一轮生物大灭绝事件。除此之外,科学表明,生物大灭绝在造成大规模物种清除的同时,也给另外一些生命提供大量生存的机会。

曾经,就有科研团队对6500万年前的火山爆发进行计算机模拟,结果发现在火山爆发之后,地表被大量有机物质所覆盖住,这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机会。而植物作为食物链中的生产者、生态系统中的奠基者,只有它们繁荣发展,食物链上面的植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才能获得发展的机会。

由此看来,生物大灭绝事件也需要辩证看待。毫无疑问,这类事件直接将大多数生命从地球上抹除,但也不能否认它们为后面的生物发展创造了机会。如今,距离上一次生物大灭绝已经过去了6500万年左右,人类未来会遇上第六次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2107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