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乾隆击溃纪晓岚信仰的经典一骂:你不过是我养的倡优

乾隆击溃纪晓岚信仰的经典一骂:你不过是我养的倡优

文/蓝梦岛主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纪昀,字晓岚,乾隆年间名臣,除了政治家,他更为后人津津乐道的身份是文学家。诚然,纪晓岚是清朝名噪一时的大才子,他博览群书、才高八斗,在诗歌骈文以及考证训诂等领域均有卓越成就,其代表作《阅微草堂笔记》与《聊斋志异》同为志怪小说的殿堂级佳作。


纪晓岚7岁参加童子试,一鸣惊人获“神童”称号,20岁科试第一,24岁乡试夺魁,可谓是少年得志,之所以31岁才高中进士,原因有二,其一是过于自负,答题时酷爱剑走偏锋,其二是27岁时丧母,守孝三年错过了会试。(注:本文涉及年龄,按照旧时习惯,均采用虚岁。)

(纪昀,字晓岚,画像)


纪晓岚高中入仕后,从庶吉士做起,一路飙升,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从级别上看,是从一品大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纪晓岚官职虽然不小,但他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如武英殿纂修、功臣馆总纂、国史馆总纂、方略馆总纂、提督学政、《四库全书》总纂等,无一例外干的都是修书著述的活,并无实权。


纵观纪晓岚的仕宦生涯,其实他一直被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对于大清王朝以及乾隆皇帝来说,与其说他一位官员,不如说他是一位御用文人。纪晓岚能当选为《四库全书》的总纂官,其学问才华自然是问鼎于当世,乾隆皇帝得此良臣,想必是宠信至极。但是,这只是我们后世之人一厢情愿的想象,真实历史中的纪晓岚,非但宠不及和珅,甚至在乾隆皇帝心中,他的地位与跳梁小丑无异。这还要从乾隆对纪晓岚的经典一骂说起。

(乾隆皇帝画像)


《清史稿》中有关于“尹壮图案”的详细记载。所谓“尹壮图案”,核心就是一个叫尹壮图的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上书历数议罪银制为朝廷带来的不利,建议废除这一弊政,结果劝谏不成反遭严惩。当然,我们这里着重要说的既不是尹壮图,也不是议罪银,而是由此引发的乾隆皇帝痛骂纪晓岚。


话说,尹壮图屡次上书“诽谤”议罪银制度,触及了贪官和皇上的共同利益,招致乾隆大怒,欲加以重罪。朝中众臣均不敢多言,唯有纪晓岚不知死活,一来他同情尹壮图直言犯谏反遭严惩,二来他同样反对议罪银制度,于是挺身而出为尹壮图求情,不曾想却被乾隆皇帝劈头盖脸一顿臭骂,原话是:“朕以你文学优长,故使领四库全书,实不过以倡优蓄之,尔何妄谈国事!”大意就是:我因为你有点才学,让你去编修《四库全书》,实际上只不过把你当成戏子一样养着罢了,你竟然还敢妄谈国事!也不掂量一下自己的身份!

(乾隆皇帝剧照)


所谓“倡优”,古代就是指从事歌舞杂戏的艺人,纪晓岚真真切切被当场了跳梁小丑,乾隆的这席话,言简意赅,却字字刺耳,要多难听有多难听,要多伤人有多伤人,不仅给予了纪晓岚人格上的侮辱,更给了他致命一击,让他猛然间如大梦初醒——原来,即便学贯古今,即便蜚声文坛,自己在乾隆皇帝心中也不过是个御用文人,需要你出力时便拎出来修书著述,需要你取乐时便叫出来活跃气氛,可以给你官做,可以给你钱花,但朝政大事与你无关。


看透了这一点,纪晓岚从此对朝政一言不发,工作上老老实实编修《四库全书》,私下里乐乐呵呵创作《阅微草堂笔记》。乾隆驾崩后,年过古稀的纪晓岚在嘉庆朝依然官运亨通,历任兵部尚书、左都御史、礼部尚书。

(纪晓岚剧照)


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纪晓岚病逝于京城珠巢街的家中,享年82岁,嘉庆皇帝赐白金五百治丧,亲作祭文、碑文以缅怀。或许纪晓岚该感谢当年乾隆那经典一骂让他看清现实、重新定位了自己的身份,并因此得以安度余生,高寿善终。


参考资料:《清史稿》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1096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