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果妈(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英国教育家巴卢说过: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这几类妈妈,对孩子付出很多,很辛苦,可是带出来的孩子却特别叛逆,不爱跟妈妈亲近。
01 过分唠叨的妈妈
"跟你说过多少次,你怎么就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你能不能让我省点心,能不能让我歇一会……"
妈妈在数落自己的儿子,但儿子却丝毫没有悔改之心,反而回怼妈妈说:"这是你的教育方法错了,累是你自己造成的,跟我没关系,你天天唠叨,我也很累。"
说完就离开了,徒留楞在当场的妈妈。
唠叨型的妈妈,其实很能干,能把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只是她们太在乎孩子了,总是对孩子不放心,总是忍不住多叮嘱孩子一两句。
可是话说太多,重复太高了,就成了唠叨。
唠叨的话,孩子听不到重点,反而觉得像噪音,不想听,你越说他就越不听,结果自己辛苦,孩子还叛逆。
所以,跟孩子说事的时候,不用说一遍又一遍,最多不超过3次,记不住,让孩子自己"吃一次苦头",他自然就记住了,如果你总是舍不得放手,孩子又怎么会长出飞翔的翅膀呢?
妈妈们反而要多关心一下自己,当自己不把注意力全放在孩子身上时,你会发现孩子并没有那么不好说话,自己也不会瞎操那么多心,家庭也变得更和睦了。
02 喜欢拿孩子比较的妈妈
"你看看人家……"这句话是很多妈妈的口头禅,她们希望孩子向优秀的孩子看齐,以此来激励一下自己的孩子,希望孩子也能达到别人家孩子的优秀。
现实是情况并没有如自己所料,反而你每次一说"你看看人家……",孩子就捂着耳朵不愿意听,或是表现得很不耐烦,甚至无所谓。
俗话说,有比较就有伤害。孩子越是这样,你就越是觉得他不如别人家孩子,越是喜欢比较,你越是比较,孩子就越是厌烦你,最后只能陷入一个焦虑死循环。
"你看看人家……"当你对孩子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意味着在你心中,你的孩子不如别人努力,不如别人好,他在你眼里总是不如意。
而其实,孩子已经很努力的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在你面前,但你不领情反而数落孩子,所以,失落的孩子,变得叛逆,不听话,放弃努力,真的就如你所说。
妈妈们不妨放平心态,多看一看孩子的好,不要老是拿孩子去比较,多赞扬孩子的优点,多给孩子积极暗示,引导孩子扬长避短,孩子一样可以成为优秀的孩子。
03 不尊重孩子隐私的妈妈
之前,优妈班上有个妈妈,火急火燎地打电话过来,说老师你帮忙留意下,看我孩子是不是早恋了。
原来,妈妈在收拾孩子卧室的时候,看到孩子抽屉里有个日记本,想都没想就翻开了,从孩子文字的蛛丝马迹里,妈妈断定孩子早恋了。
第2天, 看到孩子趴在课桌上闷闷不乐,我猜想是晚上他妈妈说了他,果不其然,他妈妈电话打过来,验证了我的猜测。
电话里头,妈妈一个劲地说,不要安排他孩子跟女同学坐,前后左右桌也不行,还不忘诉苦说,一个孩子要什么隐私。
很多家长,可能都有这个想法,认为孩子是自己,他的事情那一样自己不能知道,所以缺少对孩子隐私的尊重。
比如:千方百计查看孩子日记,偷听孩子打电话,偷看孩子聊天记录……想从中了解孩子更多,掌握孩子的动态。
但,你越想用这些方式撬开孩子嘴巴,孩子越决绝与你交心,因为他们觉得,你不尊重他的隐私,他也不再信任你,不会服从你的管教,变得叛逆不听话。
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尊心、羞耻心、隐私感等等,作为家长不应该主动搞破坏,反而要学会尊重孩子,给孩子独立的个人空间,让孩子感受到独立的快乐。
家长不正确的教育方式会"毁掉"孩子,及时认识到自己教育方式的不足,积极纠正,才能帮助孩子更快成长。
(所有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推荐阅读
1)一碗面害了一个孩子:父母毫无底线的溺爱,就是给孩子喂毒药
2)女星与儿子同睡15年,父亲与23岁女儿泡澡,没有界限感的爱就是害
3)孩子玩具被抢,直接抢回来?不!聪明的家长会这么做
※ 作者简介:果妈,从事教育工作11年,家里有两个调皮娃娃。多平台优质育儿领域原创作者,专注分享科学育儿知识。如果你在育儿路上有什么困惑,都可以私信我。
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个赞,或转发哦。你们的鼓励是我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01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