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纪往往会非常的调皮,按照上一辈传统的教育思想来说,孩子调皮,打一顿就是了。
但是随着生活条件变好,以及国外教育思想的传入,家长们的教育观念也产生了变化,很多家长开始觉得尽量还是不要打孩子比较好,说教比打骂更有力。
那么究竟要不要打孩子呢?最近身边的一个同事就一直在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
同事小张最近和爱人吵架了,起因就是孩子的教育问题。
小张和爱人在年纪比较大的时候才决定要的孩子,中间折腾了几年,所以孩子来的格外的晚。对于这个孩子,一家人可以说是呵护备至,孩子可能也是因为大人的纵容,所以变得格外的调皮。小张好几次看不过去,想上手打孩子,却总是被爱人劝住,说要和孩子讲道理。
前几天孩子跑到小张书房里,直接把小张房间里的耳机拆的七零八碎,气得小张直接给了孩子一巴掌,还没说上话,孩子妈妈就冲出来护住孩子和小张吵了一架。
小张觉得非常无奈,小时候也是挨打过来的,现在的孩子难道就这么娇贵?
事实上,时代不同了,生活的环境各方面因素也都不同了,所以面对孩子要不要打这个问题,家长们产生疑问也是正常的。
而从许多孩子的人生轨迹来看,经常挨打和从来没被打过的孩子,二十年后确实产生了非常大的差距。让我们接着看下去。
第一点,性格不同
暴力对于孩子的伤害是巨大的。有些家长往往在孩子刚犯了错误的时候,就立刻上手打孩子,将自己的行为称作教育孩子,让孩子能够记住教训。
但是事实上,选择暴力的方式教育孩子,一方面可能使得孩子变得格外的怯懦,即使是在社会交往上,也往往会处于被欺负的状态;另一方面,孩子可能变得叛逆,对于家长的劝告置若罔闻。
而最可怕的是,受到家长暴力行为的影响,孩子们将来在面对自己的孩子的教育问题时,很可能也是以暴力来解决问题。
相对来说,如果家庭当中,家长比较倾向于和孩子讲道理,那么孩子将来可能会养成一个比较开朗和独立的性格。
第二点,承受能力不一样
没有受过家长打骂的孩子更像是温室里的花朵,因为从小顺风顺水的长大,所以在面对社会上的严峻环境,可能很容易会被摧垮心理,放纵自己堕落,甚至用结束自己的生命来选择逃避。
而相对来说,从小就常常接受家长打骂的孩子,心理比较强大,在面对外界的一些严酷环境的时候,能够更好更快的调试自己的心态,反而更加斗志昂扬的、积极的去适应环境和解决问题。
是不是要打孩子,从来都不是只有是和不是两个选项。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应该极端化、片面化的去思考问题,更多的应该分情况进行讨论。
家长们在面对孩子犯错的时候,应该先想想,孩子的错误严重吗?如果不是那么严重,那么好好的和孩子说清楚问题所在是关键。而如果非常严重,或者是孩子拒绝倾听,那么通过打骂的形式让孩子记住教训也是一件好事。
而家长们更要记住,和孩子之间一定要保持交流,尤其是在孩子长大了,逐渐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之后。教育是用家长的心和孩子的心相贴,绝对不是家长们居高临下的无情审判。
大家对于打孩子都抱有什么样的态度呢?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01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