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他才是真正的企业家,8000元投资养鸡场,十年后和村民资产超亿万

他才是真正的企业家,8000元投资养鸡场,十年后和村民资产超亿万

在广东你可能听过一句话,你吃到的三只鸡里可能就有一只来自于温氏集团。这就是今天要介绍的主角“温氏集团”在座的读者可能对温氏集团都略有耳闻。下面就和大家说说广东省新兴县的八个农民凑了8000元开了一个养鸡场,37年后成为中国最大的畜牧养殖企业之一。

上世纪八十年代用8000元起家经过不断的发展扩大于2015年在深交所创业板A股成功上市,2019年销售总额超过700亿美元,成为创业板中市值最高的企业。

温北英,1931年10月8日出生于广东省新兴县的一个书香门第,从小刻苦学习。后于肇庆师范学校毕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四会县做一名小学教师,五十年代作为别人都很羡慕的职业命运对他却很坎坷。

1957年被错划成了右派,校长也不敢留住温北英继续教书。于是忍受着不公正的待遇回到了老家石头冲村。他也因此郁郁寡欢了很长一阵子。直到有一天偶然的机会看到了别人做的养鸡场让温北英突然有了开养殖场的主意。

石头冲村一直靠山靠水,绿树掩映,碧水涟漪有很多户人家做着养殖生意,自此他悉心钻研养殖技术,潜心研究鸡苗温室孵化,病菌防治等群鸡饲养技术,日复一日的养殖经验为日后温氏集团的成功奠基了基础。

然而他的成功之路并不顺利,养鸡场越做越大也招来了越来越多的嫉妒。不久就遭人举报为右派,之后反动派频频上门找茬直接封了他的养殖场,禁止他做养殖的活。温北英也因此下放到了农地干起了农活,但他并没有因此挫败,每天继续刻苦钻研养殖技术。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1978年温北英得到了平反。

1983年改革春风吹满地,很多人都想着下海经商,温北英和他的二儿子文鹏程也不例外。5月温北英联合他的二儿子温鹏程和他的村名温木桓、温金长、温湛、梁洪初、严百草、温泽星等七户八人自愿入股,每股1000元,共集资8000元,牵头创办了勒竹畜牧联营公司,这也是温氏集团的前身。

虽然自己的公司越做越大但也很快面临了人手严重不足的问题。此时的温北英心生一计,自己的公司越做越大那何不带着自己村的村民一起致富。于是他向村民收取订金教他们养殖技术和基本的操作流程,等鸡苗养大后再由温氏集团统一回收销售。

就这样温北英带动全村的农民有事可做有钱可赚,带着全村走向致富之路。从此企业在温北英的带领下与农民紧密联系,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生产劳动力,资金链等等一系列重要的生产要素,从而发展成了企业+农户的重要发展模式,由部分股东制改为全员股份制。

在这企业与农民团结一致的情况下1990年公司发布内部职工股票,共发行一万张,每张100元,一夜间温北英的身价倍涨。温北英的一生坎坷,兢兢业业,一生心血花费在了养殖事业上。每天的辛勤劳动是他每天都处于高负荷的工作压力下,最后积劳成疾,在他热爱的养殖事业上从此逝去,但是他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与世长存。

温北英去世后他未完成的重任自然落到了他的儿子温鹏程的身上,而这位年轻的企业家并没有辜负众望,将温氏企业从单一化发展成多元化,把地方企业慢慢的跨地区合作,使得温氏集团走出了新兴,走出了广东,迈向了全国,使得温氏集团更上一台阶。

2009年温氏集团上市6.77亿只肉鸡,345万头肉猪。当年销售总额破150亿大关。温氏集团现有合作农户四万多户,每户平均获利3.6万元。2013年温氏集团迎来了第一次的转变,由企业+农户向着企业+家庭农场转型。

这一改变使得农户养得更多收益也更多。而现如今温氏集团总销售额572亿元,上市肉猪2229万头,上市肉鸡7.48亿只,市值一度超过2000亿元大关,真正做到了养鸡第一养猪第二。

温氏集团成功的同时也造就出了43位农民出身亿万富翁以及6800位千万富翁,就像温氏所说公司将围绕“稳健发展、风险可控”的基本原则,推动组织制度的创新突破,强化总部赋能。原先的机械化养殖慢慢的过度到信息化养殖再到现在的智能化养殖,温氏集团的“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的成功并不是偶然,更离不开的是已经逝去的创始人:温北英。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9161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