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大家喜欢把解雇称为“炒鱿鱼”,这种说法到底是从何而来呢?
其实这种说法本是一种粤语词汇,在旧社会,被解雇的人是没有地方申诉的,听到老板的通知就要立马离开。
在当时大家出去做工都是自己带着铺盖卷,被开除就要带着铺盖离开,因此大家为了避免提到“开除”、“解雇”这样让人恐慌的词汇,改用“卷铺盖卷”代替解雇,表示被开除了。
后来人们从炒鱿鱼这道菜中发现,在烹饪鱿鱼的时候,每块鱿鱼片都是平直的,经过加热就会慢慢卷起来,跟卷铺盖卷的过程很像,于是大家就又用“炒鱿鱼”来代替“卷铺盖”,表达变得更加含蓄。
后来除了炒鱿鱼代表被辞退意外,还衍生出了“炒老板鱿鱼”代表不愿意在原单位工作的意思。
前些年,香港影视剧在大陆大火,因此在全国各地都掀起了一阵学习粤语的风潮,慢慢地很多原本在粤语中的词汇也就被引用到了普通话里,逐渐成为大家都能理解的主流用语,“炒鱿鱼”就是其中之一。
其实炒鱿鱼还是一道中国经典海鲜名菜,将鱿鱼片切成十字花刀,配合青红椒爆炒,鱿鱼片经过加热卷起就会形成花一样的形状,因此这道菜又叫“爆炒鱿鱼花”。
除此之外,国内鱿鱼行业还一般将鱿鱼制成鱿鱼丝或者鱿鱼干售卖,在夜市摊上也经常能看到铁板鱿鱼或者轰爆大鱿鱼,都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我国是鱿鱼捕捞大国,同时也是鱿鱼消费大国,连续9年居世界鱿鱼消费量第一名,每年要吃掉全世界鱿鱼产量的三分之一,因此需要进口大量的鱿鱼以满足市场需求。
然而近年来北太平洋几个主要鱿鱼产地产量直线下降,给我国鱿鱼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我们迫切需要寻找一种北太平洋鱿鱼的替代品。
阿根廷鱿鱼、日本海鱿鱼由于其价格较高,被排除在外。墨西哥鱿鱼供应量又远远不不够,因此人们将目光转向了不被当地人看好,资源非常丰富,价格又非常低廉的秘鲁鱿鱼。
2019年,农业部宣布海关总署食品进出口安全司更新了“向中国出口水产品建议书”中鱿鱼的学名。根据这一决定,来自秘鲁的大鱿鱼将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作为一种营养价值不亚于牛肉的食物,鱿鱼在国内一直都很受欢迎,也十分适合出现在年夜饭餐桌上。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春节,阿里巴巴提前布局,依托全球供应链,从世界各地给大家带来了美味的年货,通过全程冷链,将新鲜食材送往千家万户。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71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