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康熙被称为千古一帝, 争议极大, 清朝官方史书中揭露康熙真实面目

康熙被称为千古一帝, 争议极大, 清朝官方史书中揭露康熙真实面目

千古一帝,这个名词出自《藏书·世纪列传总目》,是明代思想家李贽对秦始皇的评价, “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两千多年来已经被世人所公认。

目前大家比较公认的千古一帝,除了秦始皇外,还有汉武帝、隋炀帝、唐太宗等。 这些帝王,往往在文治武功上都有出色的建树。然而,笔者发现近些年来,有人给康熙戴上了“千古一帝”的头衔,这着实让人震惊。如果康熙能获得这个尊崇无比的头衔,那么拥有这个头衔的皇帝数不胜数。至于把“千古一帝”这个头衔给康熙,有两个代表事件。


一是、在广受好评的《康熙王朝》电视剧结尾处,对康熙有这样一句评价,“后人称之千古一帝!”二是、明清史专家阎崇年在《百家讲坛》上说,“千年一帝,首推康熙。”阎崇年进一步解释自己的看法,“康熙帝之所以成为千年一帝,比较重视民心,尤其重视士心,争取名士之心,是一历史经验。” 在很多网友看来,将康熙称为“千古一帝”,这是对历史的无知,以及拍马屁。笔者认为康熙是一个比较平庸的人物,只能说他的运气比较好。纵观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大乱之后往往就是大治,只要皇帝稍微有点脑子,社会经济往往都能得以恢复,毕竟战乱距离他们太近了,教训也无比深刻。


在康熙做皇帝的61年中,拿得出手的似乎只有扳倒鳌拜和平定“三藩之乱”,尤其是是“三藩之乱”这件事,被崇拜康熙的人经常拿来称赞。如果大家对康熙平定“三藩之乱”有所了解,就会发现康熙进行撤藩的时机并不成熟,他完全可以等几年再撤藩,到时吴三桂早已年迈奄奄一息。 果不其然,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让清朝元气大伤。由于吴三桂过于强悍,到了战争后期,康熙深感无力感,为此他把怒气都撒在了普通老百姓身上。《清史稿》是清朝官方史书,里面就记载了清军在四川的暴行,“四川祸变相踵,荒烟百里,臣当年运粮行间,满目疮痍。自荡平后,休养生息,然计通省户口,仍不过一万八千余丁,不及他省一县之众。”


四川向来有着“天府之国”之称,老百姓在三藩之乱时遭到屠杀,结果幸存人口只有1.8万人。试想,如果不是康熙同意,清军有胆量如此屠杀无辜老百姓。因此,很多人认为康熙实则残暴无比。 无独有偶,康熙在位期间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恐怖政策。读书人的文学作品中任何影射、暗示,以及牵强附会的文字,都可能招来杀身之祸。比如《明史》案、《南山集》案等等,都是有名的文字狱,无数人因此被诛杀。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2308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