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 > 2020+WHY?HOW?

2020+WHY?HOW?

“北极甲烷爆发,南极高温不下,连珠穆朗玛峰都长草了!”

“世界三极”已经开始变化了!

种种迹象表明:地球的温度正在逐渐升高!

而伴随温度升高,一个巨大的疑问在人们的心中产生:

如果地球上所有的冰都融化了,会发生什么事情?

有人认为那将是一个看不见陆地的水世界。

但实际上,地球的变化要复杂的多,

冰川融化只是问题的开始。

还有更多灾难性的事情开始逐渐浮现......

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椭圆球体。其表面积为5.1亿平方公里,目前其中71%为海洋所覆盖。

然而在过去的几十亿年里,地球并不总是这样的......


在24亿到21亿年前,地球上的水被冻结在一个叫做休伦冰期的冰河时代。在这个冰河时代的早期,整个地球就像一个巨大的雪球一样被冻结着。这是地质史上最严重且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冰河时期。

而据科学家们推测,休伦冰河时期可能是由大氧化事件造成的,或是由长达2.5亿年的火山活动的死寂造成的,也有可能是两种因素共同造成的。

火山活动的死寂导致二氧化碳水平变得更低。

而大氧化事件,则有说法认为,是由于海藻类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使得地球上的氧气迅速增加,而破坏氧气的甲烷细菌所依赖的镍元素的数量急剧减少,使得大气中的含氧量大量增加。

这两种因素都可能导致了温室效应的减弱,地球进入冰期。

有证据表明,行星上冰期的形成和消失是有规律的,可能是由地球轨道的变化以及行星表面的变化所驱动的。

然而地球几十亿年历史告诉我们:除行星自身规律性外,生命体同样会对地球的温度造成影响。

如今,地球上冰川的消融情况同样在证明着这个道理:生命体对地球的温度造成着影响。

北极的温度目前正以两倍于100年前的速度上升着,这引发了一些非常惊人的变化,是历史上从未见过的。

自1945年以来,87%的南极半岛冰川已经融化。而在其他地区,海冰每十年减少13%。

科学家预测,2040年至2050年夏季北冰洋将无冰,但实际上这一预测可能会比我们预想的更早实现。原因是卫星对海冰厚度的估计被高估了25%,这是由于冰层上覆盖的雪的含盐特性,这影响了读数的准确性。

考虑到这一点,我们估计冰层融化的速度会更快,这将成为一件极其可怕的事情!

冰川融化的同时,海洋也在吸收更多的热量。如果海洋变得太热,由于氧气的减少,海洋生物将无法生存。

如果所有来自两极和山顶的冰川冰都在此时融化,海洋和海平面将上升超过215英尺。那么新的海岸线会产生,地球上的许多地方会被淹没。

一些人说,只要让人们都搬到更高的地方去就可以了......

几个人自然是容易的,但如果是数十亿人呢?

况且,如果现在地球上所有的冰都融化了,要担心的事情可不仅仅是海平面的上升!

人们通常不知道的是,地球的两极比低纬度地区得到的阳光少,但由于海冰是白色的,因此反射了大部分射入太空的阳光,这种反射率被称为反照率

海冰使两极保持寒冷,限制了从太阳吸收的热量。同时它还影响着洋流,对我们的天气有很大影响。

洋流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的沿一定方向进行的较为稳定的流动,是地球表面热环境的主要调节者,分为暖流和寒流。

海洋和风就像热发动机一样,不断地将热量输送到两极以寻求地球气候的平衡。因此两极的变暖将会扰乱地球的整体热流,导致天气失控。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球变暖加剧了恶劣天气,这并不奇怪。大规模飓风形成,因为没有海冰限制水分从海洋进入大气层的数量,而比以往任何记录都要强大的超级龙卷风会在世界许多地方着陆。

除此之外,海冰的另一个作用是隔绝空气。它通过限制地球表面上升的热量和从进入两极的温暖的水上升的热量来做到这一点。

当海冰融化并裂开时,就会出现零星的裂缝,从而使热量流失,但这还不是全部。

科学家们早就知道,北极苔原和海洋沉积物中含有大量冻结的甲烷气体,如果释放到大气中,将会增加温室气体。因此,随着北极海冰融化,甲烷的来源将会增加,温室效应将愈演愈烈!

除了天气外,海冰融化对地球上的生物同样有着巨大的影响

野生动物如北极熊、海豹和海象等,它们利用海冰进行一切活动,从生产到用它作为掩护来捕捉猎物。冰川的消融将迫使它们拥挤在海滩上,它们不得不游得更远才能找到食物。


而无冰水域也会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这使得海洋酸性更强,从而降低了其对碳酸钙的承载能力,而碳酸钙正是贝类和珊瑚形成外壳和骨骼所需要的。

居住在北极的九百万居民现在将不得不面对海岸侵蚀、永久冻土层融化、温度升高,以及一些传统生活方式所依赖的动物和物种的变化.

然而,这依旧不是全部影响。

在这段时间里,如果冰融化得足够快,可能会发生大地震

覆盖于地球表面的冰层都有其相对应的重量和压力,全球变暖已经使地球两极流失了约几万亿吨的冰,其中一半以上的损失就发生在过去几年。

例如,位于南极洲西部贝曼的阿蒙森海中的海恩斯密斯和科勒冰川都是通过冰川均衡调整陆地上升的。随着冰层变薄,冰层下的陆地会迅速反弹以应对重量的减少。而最可能随之产生的,便是地震等地质灾害的降临。


科学家们研究表明,南极洲的冰川正在退缩。而地下的土地正在以极快的速度上升,这意味着一百年后,南极洲的土地很可能比今天高出约32英尺。

自1992年至今,已经融化的冰量呈指数级增长,据估计南极洲的冰损失率为每年2190亿吨。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呢?

如果我们以奥运会大小的游泳池来测量(需要2500公吨水),南极洲每秒钟损失约为其三倍的质量。


这个时候,你可能会问,如何才能阻止全球变暖的这种趋势呢?

大多数气候科学家都认为,造成当前全球变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加剧了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吸收了地球向太空辐射的热量而造成的。

在过去的150年里,我们现代文明所依赖的工业活动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从百万分之280上升到百万分之400。

联合国科学小组得出的一个结论是,有95%的可能性是人类产生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导致了过去50年地球温度的显著升高。

因此,也许当人类真正正视这一全球性威胁,各国政府迅速采取行动时,这种损害才可能得到扭转。

而现在,正是开始采取行动的一个好时机。因为我们可能即将迎来一个“盟友"。

一个被称为“极小期”的周期性太阳活动可能在2020年到来,并持续到2070年。其结果是太阳黑子和闪焰的活动最少,到达地球的紫外线辐射也减少。所有这些都可能给地球带来了一个长达50年的更冷的时期。

上一次发生这种情况是在17世纪中期,它被称为蒙德极小期,从公元 1645持续到1715 年。这段时间是太阳活动非常衰微的时期,持续时间长达不可思议的70年。而在当时,地球上一些地方变得非常寒冷,地球进入了小冰河期。


总的来说,无论几个世纪前出现过的寒冷天气会不会回归,冰川融化所带来的危机时刻都在提醒着我们一件事:

为了生存,为了和地球更好的相处,人类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去延缓全球变暖!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0216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